金发碧眼,精明强干,是她透过电视荧屏上传出的印象。热爱祖国,维护友谊,是她不断努力前行的动力。她虽是典型的俄罗斯“战斗民族”后裔,却又自幼出生成长于北京城中,她虽外形靓丽、颜值抢眼,却经常迫使欧美诸国的男人们哑口无言。
她,就是俄罗斯普通民众家喻户晓的政坛明星——该国外交部首位女性发言人玛丽亚·扎哈罗娃。
有人说,政治让女人走开。但她俏丽而倔强的身影,却成为当今世界外交领域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她迎风沐雪,傲然独立,见证着中俄携手的情谊,共同写下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战歌。
今年3月18日至19日,在阿拉斯加举行的中美高层会谈中,面对美方的无理态度,中国代表团力争,展现出有理有利的进攻姿态。这次会谈之后,除了我国外交部发言人坚决表态之后,另一大国俄罗斯也发声。代表该国站在全世界面前的,是其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
3月19日,扎哈罗娃在社交账号上发文,对中国代表团的表现打出满分的赞扬。在“脸书”账号上,扎哈罗娃如此写道“来回忆下我最爱的事情——美国人打算故意压低谈话方式,应该如何在他们面前坐下。”这句话充满了讽刺意味,传递出她对美国人高傲、霸道态度的不屑一顾。除此之外,扎哈罗娃更是引用了中方代表杨洁篪的发言,向全世界凸显出中国人“威武不能屈”的形象。
这不是扎哈罗娃第一次表态支持中国。2020年2月16日,欧洲慕尼黑安全会议刚结束,扎哈罗娃就面对俄罗斯电视一台的知名主持人,发表了相关看法。她表示,一直以来,所谓慕尼黑安全会议都有着固定主题,那就是对俄罗斯形象的各种扭曲。而今年,慕尼黑安全会议终于改变了其主题,不再“恐俄”,转而开始针对中国了。
谈到具体如何扭曲中国形象时,扎哈罗娃说,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一些国家领导、外交代表、国际组织发言者,空有“政治家”的光环,却并未意识到应如何正确评价中国,反而出于不同目的,将中国形象扭曲成为令人不安的挑战者。这种会议真让人惊讶而难过。
,扎哈罗娃还结合中国的抗疫形势说,在新型冠状病毒面前,中国人正在众志成城,努力切断病毒传播。但慕尼黑会议的参与者仿佛视若无睹、充耳不闻,那些欧洲国家领导们既不愿意表态支持这个伟大国家,也不愿意支持伟大的中国人民,真是令人失望至极。
从慕尼黑安全会议,到阿拉斯加的中美高层会谈,扎哈罗娃在各类媒体面前的不断发声,是对国际反华势力猖獗进攻的有效遏制,也开启了中俄积极友好互动的大幕。
今年3月,她发声评价中美高层会谈后不久,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就来到广西桂林,和外交部长王毅亲切会见,扎哈罗娃自然也在随行团队中。当俄罗斯外交团队登上桂林游船,饱览美好山水时,中国游客发现了他们,双方友好地招手致意。身穿蓝色花纹衣服的扎哈罗娃,也高兴地拿起手机,记录了中俄友谊的高光时刻。
对中国,扎哈罗娃不断释放善意,体现出女性外交官的独有魅力。而对美国的无理行为,她则经常直言不讳,彰显出战斗民族的尊严与荣誉。
当中俄提升军事合作时,美国媒体恶意炒作,将之称为“新邪恶轴心的雏形”。扎哈罗娃忍无可忍,立即表示“俄中的友谊,是合作关系的基础。美国人喜欢以己度人,将别人都当成他们自己,这只不过是在挑拨俄中之间的友好而已。但俄中军事合作,始终很顺利,想要阻挡破坏的人,都只能面对失败。”这篇文章被西方多家媒体援引,一时间使反华、反俄媒体为之噤声。
2018年11月1日,在扎哈罗娃的新闻发布会上,她用了整整15分钟的时间,将美方曾经违背、退出和废除国际条约的黑历史数了一遍。她说,如今的世界正在走向全球化,这一进程离不开每个国家对国际之间条约的遵守,才能有效约束国家和国家之间的关系。,美国和西方势力,在国际条约不利于自己时,就想方设法标榜所谓的新秩序,不断违反相关条约。
随后,扎哈罗娃举出了精准而连续的案例,从《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到《反弹道导弹条约》,从《巴黎气候协定》到《开放天空条约》,其中每个案例都能证明美国是如何破坏契约精神,违背国际惯例的。
扎哈罗娃不仅会像“喀秋莎”火箭炮那样,用长篇大论打击那些恶意和不公,也会如同惊鸿而至的女剑客,用巧妙有力的简短话语,一针见血地刺穿所有的荒谬与虚伪。
美国总统大选之后,美国有舆论说,是中国和俄罗斯在干涉和操纵竞选结果。扎哈罗娃面无表情地说“一个国家对自己人投票选的总统都不信任了,我真是对它的未来感到担忧。”
叙利亚危机不断蔓延时,又有美国人说,是中国和俄罗斯在向叙利亚提供武器。扎哈罗娃并没有顺着对方的思路去自证清白,而是用一句反问,就轻飘飘地扼住对方逻辑上的命门“就算为政府军提供的武器很多,难道比得上美国一场空袭杀死的普通人多?”
有时,扎哈罗娃还会利用女性的优势,将言论矛头隐藏在嬉笑怒骂般的调侃中。一次接受电视采访时,她感慨说“在家里,我倒是很买房风水网希望能像对待伙伴那样,对待丈夫和孩子。不过下次我会尽量劝自己,坐在对面的是美国代表,可不是丈夫和女儿。”真不知美国代表听了,是想哭还是想笑。
扎哈罗娃的机智、冷静、果敢、幽默,让美国人时常下不来台,感到头痛不已。虽然美国人自己也有女性新闻发言人,但内外兼修的扎哈罗娃,无论哪方面都足以秒杀对手。
当有人想将她和美国外交部发言人进行对比时,她丝毫不给对方面子“喜欢比较的人,显然还没有了解我,我想再说一遍,我叫扎哈罗娃,玛丽亚·弗拉基米尔·扎哈罗娃。”美国人只好承认,扎哈罗娃美丽的外表下,是“魔鬼般”的灵魂。扎哈罗娃对此付之一笑,她甚至觉得,这是对她最好的赞美。
扎哈罗娃的坚毅、聪慧,究竟来自何处?她对中国的深厚情感,除了祖国利益需求,还有哪些个人因素?她流利的中文,是如何学会的?
从2015年出任俄罗斯外交部信息与出版司司长并兼任外交部发言人开始,扎哈罗娃不止一次在社交平台上发布和中国有关的视频。
2019年春节,扎哈罗娃发布了自己的拜年视频,她对中国人民说“今天是春节,我祝贺我的中国朋友新年快乐,万事如意,身体健康!”这一年,新中国迎来了第70个生日,她同样在“脸书”上发布了祝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视频。视频中,她先用俄语向中国人民表达祝贺,在场的不少中国媒体记者则表示,买房风水网希望她能用中文表达。于是,扎哈罗娃大方得体地用中文流利说出了“祝愿俄中友谊天长地久。”
视频上传后不久,就得到了很多网友的点赞支持。很多人夸赞扎哈罗娃情真意切,中文也说得很好。更有她的“新粉丝”表示疑惑,想要知道她和中国究竟有何渊源。
很快,扎哈罗娃与中国的不解之缘被揭开了。1975年,她出生在莫斯科,父亲是外交官。在她六岁时,父亲成为了苏联驻华使馆工作人员,扎哈罗娃就跟随父亲一起来到北京。在这里,她接受了中国和教育,时常跟随父母在北京的博物展馆、人文古迹中流连忘返。母亲最喜欢带着扎哈罗娃去“让我们荡起双桨”歌声所描绘的北海公园,还喜欢矗立在伟大女性宋庆龄的故居中沉思。而年幼的扎哈罗娃更沉浸于中华传统文化,尤其喜欢十二生肖和节庆习俗。
这家人如此喜爱中国,即便到苏联解体后,他们还是不想回去,在北京又居住了两年之久。
回到祖国后,扎哈罗娃早已明晰世事,她亲眼看见原本强大的苏联,怎样在内外敌人的联手破坏下轰然倒塌,更对中国流露出“第二故乡”的怀念。为此,她考上了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买房风水网希望能踏上父亲之路,将来从事面向中国的外交工作。
但遗憾的是,她毕业时,俄罗斯外交部并没有与中国有关的职位空缺,扎哈罗娃只有通过不同途径,最终得到了在俄罗斯驻华大使馆实习的机会,借此了却心中的遗憾。后来,她虽然在外交部门的不同岗位工作,但却始终没有忘记中国,连自己博士学位的论文选题,也是中国文化。
生活中的扎哈罗娃,与其站在外交战线时的形象截然相反。她落落大方而多才多艺。2016年5月,在索契召开的俄罗斯-东盟峰会的开幕记者招待会上,她曾经穿着15厘米的“恨天高”,即兴献上一首传统的俄罗斯舞蹈,让所有在场人士为之惊艳喝彩。
而2017年6月,莫斯科国际电影节开幕式上,她所填词的歌曲《记忆永在》,也为知名女歌手所演绎,一时传唱四方。虽然她很少提起自己的私生活,但她也曾少有地分享过自己的结婚照,让人们看到她帅气的丈夫、幸福的家庭。
在全世界政坛上,不乏女性外交发言人,从中国的华春莹,到俄罗斯的扎哈罗娃,她们用于男性不同的思维力量,用善于打动人的语言风格,诠释着大国外交的力量,也将自己描摹成美好的风景。让我们喝彩与祝愿,期待她们能携手共建更美好的地球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