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上摆地摊是什么生肖(灰衣街上跑是什么生肖)
十七、街头小贩
在上世纪70年代,安徽省会合肥是个名不经传的小城市,位于淮河以南与长江以北间,是个不南不北之地。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常被北方人说是南方人,而真正的南方人又说其是北方“老侉“。
那时的合肥街头几无高楼大厦,只有三孝口和四牌楼两个商圈,整个市区东不过小东门,西不过大西门,南不过南七里站,北不过双岗。城市风貌显得朴实低调,在这里生活的人们恬淡温婉,心目中的大城市是上海、南京、广州,无限向往的是首都北京、天安门。
穿行街区小巷,你会发现有修鞋补胎的、铲刀磨剪子的、摇着拔浪鼓吆喝“鸡(zi)毛鸭(ye)毛拿来卖啊”的收废品的。在影剧院门前或广场上有卖瓜子、花生的,看电影的人们会买上一包用报纸或书页包着的瓜子、花生,一边看着电影一边嗑着瓜子,叽叽喳喳的是孩童,窃窃私语的是情侣。电影结束,顶灯亮起,遍地的瓜子、花生壳,走在脚下”咔嚓"作响。
在我小时候生活的大院里,每当爆炒米花的来到,小转炉前便排起长队。师傅一手拉风箱,一手转膨化锅,通红的炭火烤着黢黑的锅体,随着气压表数字的升高到位,便到了开锅的高光时刻,我们紧张地屏气凝神、捂着耳朵,等待着一声巨响的到来。“砰”的一声,师傳手起锅开,一锅米花如万炮齐发涌入网篮,空中顿散发出浓浓的烟雾,弥漫着沁人心脾的米花香。
家门口时常出现手提着装有鸡蛋的竹篮的农妇,上面盖着布巾,小心翼翼的样子,或老练或羞涩,问是否有布票、粮票换。那时的生活物资供应是计划供给,城市里的人是通过发放票证定量供应的。而农民却没有这般福利,只能通过自己生产的土特产与城里人交换其多余出的票证来保证需求。
我上学在安庆路第三小学时,校门口有卖瓜子、花生、豌豆、糖稀、棉花糖、甘蔗的小摊小贩,或常年蹲点或季节流动。对学生少钱多频的特点,聪明的小贩采取化整售零的策略,一分钱一盅瓜子、豌豆,一分钱一丢丢糖稀。特别是夏日卖冰棒的,”香蕉冰棒三分一支,三分一支香蕉冰棒”吆喝声响起,总是勾起我们在炎热酷暑里对清凉的渴望。但班主任老师经常批评和教育我们,不要吃小摊小贩卖的吃食,说是不卫生,要吃坏肚子的。
至今还能清晣想起的是位瞎了一只眼睛的老妇小贩,她总是在校门一侧坐在小矮凳上,守着一只装有瓜子、豌豆、花生米、糖豆、“老鼠屎”等的竹篮,一分钱一分钱交易着一蛊盅瓜子、豌豆,直到我升学离开安三小便再没有见到。那时她住在金巷与安庆路交口的东南角,一座低矮的民房,屋中昏暗凌乱。和她一起住着着的是她的丈夫,一个靠踩三轮车拉客过活的壮实男人。放学经过其家门口时,夏日余晖映照着这一片民宅,昏黄暗淡,一辆人力三轮车孤零零地立在路边。他就在其家门口街面一侧泼水降温,或临街冲凉。一切停当,三轮车旁置一小桌,摆上三两碟,打着赤膊,挥汗喝酒,大块吃肉,倒也快哉!听说这对老夫妻出生成份高,不见有子女与之来往,只有相濡以沬,无言相对的两个人。
看似与这个城市和协共存的小商小贩们,其实与当时社会的经济体制是不相容的,加上割“资本主义尾巴”,他们是在违法经营,是要被”打击“的。在安徽省博物馆的西南面,安庆路与金寨路交口的西南角,一间糖业烟酒代销店的西侧,有一片民宅,其中一排挂有“打击投机倒把办公室“标牌的平房,就是当时维护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的政府机构”打办室“所在地。其紧临安庆路,硕大的梧桐树枝繁叶茂地遮盖着屋前一片空地,时常有人蹲在地上唉声叹气或捶胸顿足或嚎啕大哭,少有争执和反抗者。屋里有人蹲在墙角,默默地等待着处理,执法人员正训斥着什么人。这些人当中既有倒卖活鸡活鸭、粮食作物的二道贩子,也有街头摆摊、流动贩卖的小商小贩。对他们,轻则批评教育,重则罚没货品及生产工具。“打办室”就是后来成立的工商局的前身,部分职能转赋给了“城管“部门。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投机倒把罪直到1997年才正式取消。
改革开放初期的1981年,个体经济还是个新鲜事物,家住合肥老城隍庙旁边的黄家源便自封“五香豆大王“,推着手推车沿街叫买五香豆。他出名不仅是五香豆做得好吃,主要是吆喝声脍炙人口,令人难以忘怀,”五香烀蚕豆,一毛嘞,吃(qie,合肥话读“切“音)热的”,迅速传遍大街小巷,人人戏呼”一毛嘞,吃(切)热的!”。当初敢于从事个体经济的人决非有家国情怀之辈,更多是生活所迫,生存所需。1986年合肥城隍庙开始营业之初,听说入驻其间的十之八九为“两劳”释放人员,这无以考证,只是说明了干个体户是为了维持生计。不经意间,小商小贩们成了时代的弄潮儿,首批“万元户”就产生于这批曾经被“打办室”打击的街头小贩们,从中走出了一些后来影响中国商界的赫赫有名的人物,如黄光裕就是一个代表。
如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已经建立,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民营经济等非公经济已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与公有经济组成了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
我踏浪而来,自言是个随心踏浪者,脚湿了就迅速跳开,从来不是个弄潮儿。回望历程,感慨良多;赋言来者,勇于折腾。在一个可以轻意吃饱饭的社会,在一个阶级逐步固化的今天,你拼不了爹,成不了富二代,情怀以何,理想何以?唯不甘现状,打破陈规,不以房子票子为羁绊,当以未来英雄论成败,虽败亦欢,人生如是!
何志铭 2021年5月29日于合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