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守家是什么生肖(型男打一生肖正确答案)
有没觉得,最近的屏幕被“姐姐”们制霸了?
随手点开几部热播剧——
温柔的,霸道的,清冷的,疯狂的,乍一看有点百花齐放内味。
好家伙,大龄女演员迎来了井喷式曝光
48岁的罗海琼,44岁的袁泉,41岁的宋佳,42岁的殷桃,39岁的蒋欣,38岁的白百何......
不信?对比同期热门作,变化就明显了
去年初《赘婿》《锦心似玉》《斗罗大陆》《山河令》等,主演为89年的宋轶、90年的谭松韵、95年的吴宣仪、98年的周也,基本是90小花的主场。
近年,海外剧的姐姐们大杀四方,国内观众早就眼馋
《杀死伊芙》里吴珊卓饰演的病态安全局后勤,《东城梦魇》里凯特·温斯莱特饰演的警探,《少年法庭》里金惠秀饰演的右陪席法官......
好不容易,看到咱也有这么多的中女演员活跃在屏幕前。
#内娱中女题材,终于打开格局了?#
最近热播剧的前几部《人世间》《相逢时节》《我们的婚姻》《假日暖洋洋2》《盛装》,主演都被中女承包了。
图源@灯塔app
看起来数量是挺多的,但一看类型——不少还是走老路,塑造刻板印象中婆婆妈妈的角色。
炮制了开年第一爆款剧《开端》的正午阳光,新剧《相逢时节》差点把金字招牌都砸了。
咋回事?
《相逢时节》的女性角色就是最典型的刻板印象,沦为两种符号
一是,扁平化的疯狂坏女人。
二是,完美拿捏家庭角色的好女人。
这种毒妇vs圣母的组合,说穿了,就是男性的噩梦vs美梦。
之前口碑爆了的《爱情神话》里,倪虹洁有一段台词还专门吐槽这茬,说男人写戏时脑子里的女人横竖就只有两种
都2022年了,依旧用这种男性中心视角写女性的《相逢时节》,难怪被观众骂“爹味”、“仇女”。
剧中罗海琼饰演的简敏敏,就一典型的“毒妇”形象。
得势时,说话态度跋扈上天。有啥不爽,操起手边的家伙就蛮力开打。
夸张的泼辣之外,“毒妇”在剧中经常被强行降智。
年轻时的简敏敏虽然蛮横,但有主见,有能力经营一家大厂,扛起一个富足的家庭。
厂子是我在经营
钱是我在赚
没人能替我做主
简家没有我能有今天吗
结果人到中年,彻底变了个人。
年轻时天不怕地不怕到处得罪人,上年纪后一听自己得罪人了,瞬间吓傻。
他是来找咱俩报仇的
那我可怎么办啊?
半辈子都这么过来的,原本强硬能扛事的性格,说变就变?
观众都看傻了,弹幕一整个不理解
除了被莫名其妙降智,中女角色更惨的是——明明是带有现实性故事的女人,却沦为没有人味、推动剧情的工具人。
简敏敏作为长姐,在上高中的年纪为家庭生计被迫退学。
病重的父亲为了用联姻保住工厂,以死逼迫她嫁给不喜欢的人。
卖女儿才几年
全都忘了?!
被当成家庭中用来牺牲和交换的筹码,简敏敏的故事也是很多女性的真实经历。
但这部剧丝毫不打算呈现她在艰难成长过程的感受。
而是轻而易举地,把一个背负苦痛的女人,变成一根拉仇恨、激发矛盾的搅屎棍。
这不,三两下骚操作后,毒妇诞生了。
和她截然相反的“圣母”形象,是袁泉饰演的完美母亲+儿媳,宁宥。
这类角色宛如一个无欲无求、只为服务家人的AI机器人——从早到晚,永远在收拾家里的各种烂摊子。
当她发现老公又一次出轨,还反口跟她要五十万的巨额遣散费,咋办?
她依然完美克制自己骂街的冲动,先去安抚儿子。
为了解释父亲的“出走”,她扯了个中年危机的谎,说爸爸正在经历二次叛逆期,想要一个人回老家冷静一段时间。
你听说过中年危机吗?
作为一个承担着“满分母职”的女性,她无论如何都想在家庭内部设立一个伟光正的父亲形象。
所以,就算家里没有这样的父亲,她也会尽可能地无中生有
我买房风水网希望爸爸这个形象
在孩子心目中
多少还是光明的
还是个完美儿媳,为了不给二老心里添堵,只字不提丈夫出轨的事。
当儿子咽不下这口气把事情捅出来,她还起身喝止他。
-我爸拿的那些钱肯定都给他那个外遇了
-你别说了!
看到这,肉叔只想说一句醒醒吧。
能不能别再执着于这条老路,塑造要么毒妇要么圣母的符号女性?
哪怕是之前《开端》火出圈的锅姨,也没逃出符号化的命运。
刘丹饰演的公车杀手+复仇母亲,把自己的脆弱磨成了最尖硬的刀。公车上手刃李诗情这段,看得肉叔鸡皮疙瘩咻的起来了。
但这个中年女性形象能出彩,离不开时间循环这个特殊设定,她大都处在一个复仇母亲的极端状态里头。
搭配上凌厉的惊悚片拍法,锅姨其实还是经典的“恶魔化的母亲”的形象为了孩子能豁出一切,有着偏执又可怜的恐怖。
比如《十三号星期五》里,丧子后大开杀戒的伍瑞斯太太也是这类典型。
发现没?
抛开演技论角色,锅姨还是没能迈出“符号”的圈。
,有的创作者已经嗅到新时代的讯号,努力赶新潮。
他们精准嗅到了当代大龄女性的痛点。
就说最近复出的白百何。
距离《失恋33天》已过去11年,白百何告别了她的“小妞电影”时代,也进入中女演员的婆妈困境。
在《我们的婚姻》里,她扮演的沈彗星,直指都市女性在婚后面临的两难境地——职场 vs 家庭。
名牌大学硕士毕业,原本仕途光明的沈彗星,毕业后选择成为一名全职妈妈,一当就是六年。
等到孩子上小学了,她开始找寻人生的新开面。
沈彗星婚前的生活,和丈夫是并驾齐驱的。
拥有同样的学历、专业、机会,却在婚后驶入了截然不同的人生分岔路。
我跟你学的一样的专业
受的一样的教育
为什么一说到工作
就得以你为主,以我为次呢?
丈夫在她的支持下,家庭和事业两头美满。
想从家庭回到职场的她,却发现两头为难。
在职场,她几乎处处碰壁,一次接一次遇到那个老问题
-你作为母亲,怎么平衡工作和家庭?
-如果是父亲,也要回答这个问题吗?
在家里,丈夫并不支持她外出拼事业。
理由呢?
丈夫强调自己绝无恶意,只是想实现家庭效益的最大化,认为男主外女主内是一个效率更高的分工方式,都是“为这个家好”。
这个家的好,仿佛,不包括她的好。
这部剧的精准捕捉,就在这——它呈现出了一个中女的真实苦恼
在同样运行市场逻辑的家庭内部,她们总被迫担起母职,成为一个贤惠能干的母亲/妻子。
对丈夫是双赢,对妻子,只能牺牲小我完成大我。
说得没错,但这种精准过了头——便是算计。
一种对大众情绪彻底拿捏的算计。
你会发现,沈彗星不像个人,而像一台行走的金句输出机——进度条随处一拉,就是“热搜思维”的碎片式言论。
啥意思?
她的每一次聊天,都像在大声地向全世界发出女性宣言,而且时间基本卡在短短几分钟内,非常方便摘出来传播。
这显然是有意识地制造容易出圈的段子,效仿一波之前《三十而已》掀起的话题度。
还记得之前顾佳走哪到哪的霸气发言?
再看看沈彗星,同样也是高频输出
我有我自己的职业理想要实现
有我自己的自我价值要体现
我不能只是作为谁的妈妈
谁的妻子,谁的女儿活着
说得很有力,但现实生活中,哪有人会一直这样讲话?
就算是演技被夸生活化接地气的白百何,念出一连串硬核价值输出的台词,都显得过于刻意。
这哪里还是有血有肉的女人?
行走的金句大全罢了。
我们确实急需更多诉说中女题材的故事,但赶新潮的熟女剧,不免露出了略显投机的吃相。
塞满全剧的热议性别话题,早就大于人物。
女性某种程度上又被工具化,成为流量收割机。
看到这,开始灰心了?
好在,这波女性都市剧的新潮,也冒出了一波“叛逆”之徒……
宋佳和袁咏仪主演的《盛装》。
没错,就是这部豆瓣5.4,被骂悬浮又狗血的作品。
《盛装》的确不好看,肉叔也对剧里的职场争斗提不起任何劲来。
但这里的女性角色,有点意思——
拥抱理想主义的中年女性,在国剧里太稀罕了。
大多情况下,她们要么代表生活里一地鸡毛的现实,要么干脆没有自己的欲求,只是被动地啃下眼前的困难。
《盛装》里的陈开怡(宋佳 饰),是有欲望的,且是具体的。
作为一个职场女强人,她一心扎进事业,求的不是世俗意义上的成功。
相反,她追求充满浪漫色彩的理想——在新媒体浪潮席卷而来时,选择了坚守纸媒。
她是一名时尚杂志的副主编,有着“内容为王”的信条。担任主编的好友突然自杀身亡,她也能边回答警方的询问,边利落地维持工作日常
过来跟我定封面!
不管发生什么事,她也不允许杂志受任何影响。
内忧外患下,这份理想正不可避免地走衰,明知自己在这个行业里已经是困兽一头。
但她偏不另寻他路,而是以一种优雅的方式守到。
这种银幕上“悲壮”的英雄光辉,通常是独属于男性的。
而在《盛装》中,它罕见地落在了女性身上。
关于反传统,这剧还有个亮点。
时尚杂志的职场剧,含男量低,《盛装》本可以做成一部当代大女主宫斗剧——它却有意识地“反雌竞”。
宫斗剧里的女性总是围绕着男性转,在竞争中不断跌破道德底线,害惨的还是女性自己。
但《盛装》里的矛盾,是彻底撇开性别的良性竞争。
力争主编之位的陈开怡,遇上了空降主编肖红雪(袁咏仪 饰)。
陈开怡开局就已手握能扳倒肖红雪的筹码——肖红雪违反公司规定,与内部某高层是隐婚关系。
拿男女关系压制对方的招数,好用,但她不屑用。
一旦用了,害的不止对手,还有同为女性的自己那本就狭窄的生存空间。
她清楚女性这一性别身份在职场竞争里本就脆弱,所以她坚持不触碰这条底线,拒绝卷入恶性竞争。
陈开怡这样的角色,在国剧中是稀有的,还体现了当下与时俱进的女性特征。
同样稀有的,还有《人世间》里的周蓉(宋佳 饰),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独立女知识分子。
没看过这剧的胖友可能也听说过这人,因为......
周蓉这个角色惹怒太多观众,早被骂出圈。
宋佳本人也躺枪了,发微博总暗戳戳提醒键盘侠请把演员和角色分开看待。
周蓉真有那么让人讨厌?
相比于剧中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传统家庭女性郑娟(殷桃 饰),周蓉显然是那个有黑点的人。
她无数遍被骂成白眼狼。
作为女儿,她打小出走后就很少回家,几乎没尽到儿女的义务。
还在爸爸病倒的时候呵斥常年守家的弟弟
你咋整的啊
爸有事我跟你没完啊
作为妻子,她对工作失意的丈夫看起来总是关怀少,数落多。
作为母亲,她缺席了女儿绝大部分的成长阶段。
但,对周蓉的谩骂,真的只是因为她人坏吗?
问题还在于创作者忽略了“她叙事”,观众很少能从她的视角去看她的生活。
这个人物在剧中的展现是不完整的。
她在家庭的缺位被放大,她的个人和社会身份则被缩小。
尽管如此,从剧中不多的笔墨来看,她这样的女性,是独特又有力量的。
打小就挣脱家庭身份的桎梏,虽不能说她这么做都是对的。
但,任性为自己及信仰而活的女人,太少被书写。
她足够勇敢,不在意别人的目光。
跟爸爸在火车站台告别时,她要大胆地表达她的不舍和爱,亲吻他的脸颊,尽管在那年头,这是件“胡闹”的事。
在19岁的年纪,一个人从大东北跑到大西南。
她义无反顾地为了心爱的人,去到贵州那种极其艰难的环境下乡。
为什么?
妈妈跟她说女孩儿的好年华就那么几年。可她不同意
好人生比好年华更重要
这事搁现在的舆论环境,周蓉为爱远赴深山,那叫恋爱脑。
可细琢磨,她的出走,为爱情,更为自己。
在家乡那个小地方里,她那样小的年纪就萌发了要为信仰而活的火苗,只是在最初,信仰是炽热的爱情。
在贵州下乡的时期,她当支教老师,一个人撑起村里一个小学,算术,语文什么科目都包揽。
那时候她多了一个信仰,相信自己会是一颗能燎原的火种,让大山里的教育越来越好。
她身上有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坚韧。
下乡到贵州住的是山洞,生产的时候连个照应的人都没有,自己产下女儿,亲手剪断脐带。
她身上那股韧劲,让她就算被人咬了一口也要还回去,对自己的丈夫也不例外。
当她丈夫出轨找了个更年轻的女友,对她提出离婚。
两人说起当年她一个人跑去跟他在山里受苦。
她眼里噙着泪,还要笑着伤回去谁都有年轻不懂事的时候,没事儿。
等丈夫离开后,再一把鼻涕一把泪地狠狠哭。
她要守住一个女人的尊严。
与其说周蓉惹人讨厌,肉叔思来想去,对她的观感——更多是纠结。
大众对周蓉看法的时好时坏,其实不也是件好事么?
这种令人纠结的人性,不就是在国产影视里中女所缺失的吗?
不是一味的坏,也不是一味的好。
她有了一个“人”该有的复杂。
在她身上共存的魅力和缺点,都一样扎眼,让人又爱又恨。
这样丰满复杂的中年女性,在国产影视里还是大海捞针。
但在海外的影视早已不是啥稀罕事,甚至成了各大颁奖季的赢家。
美剧不再只讲伟光正的女权英雄,反而有了以“女权反对派”为主角的《美国夫人》——
就讲一个让人恨得牙痒痒又让人同情的保守派政治活动家,由凯特·布兰切特饰演的菲莉丝。
《三块广告牌》里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扮演了满口脏话的母亲,因间接导致女儿的意外身亡,不断寻求复仇和自我救赎。
韩国有《少年法庭》里对少年犯深恶痛绝的右警官,坚信少年犯下的罪也要受到惩罚。
回到文章开头的问题——我们能不能在国内作品看到越来越多样的中女们?
从一开始的叹气,到文章末尾的舒一口气。
肉叔对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乐观的。
还记得不?
就在年初,我们自己的大荧幕上也有了《爱情神话》。
三个女人一台戏,不争不抢不撕X。
各有各的个性,大胆地说出自己的生活态度。
好坏,对错?都不重要。
她们有的出轨后还敢嘴硬,有的对“没有XX的女人是不完整”的糟粕话语不屑一顾。
重要的是,她们有底气不完美。
当女性无惧“不完美”,能好好地做个人时。
国产影视的格局,才算得上真正打开。
今日打工人巴斯特冷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