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于水而镜于人则吉凶可鉴 镜字解卦

八字算命 2023-10-21 17:04称骨算命www.mhkrcw.com

子路问:君子不镜于水镜于人以自鉴也翻译

译文

鲁国有一对父子提起诉讼,康子想要杀掉他们。孔子说“不能杀。老百姓不了解父子之间打官司不符合道义这种情况由来已久,这表明执政者失道。如果执政者有道,这样的人就会没有了。”打官司的父子听到这些话后,请求不再打官司。

康子说“治理百姓要依靠孝道。杀掉一个不孝之人,来羞辱那些缺少孝行的人,不能这么做吗?”

孔子说“不是这样。不事先教化百姓,却听凭他们接受刑罚惩处,这是在杀害无罪之人。如果三军大败,就不能杀死(逃跑的士兵)。如果刑狱议罪的法令还没制定好,就不能(对百姓)用刑。(如果)执政者把道理告诉老百姓,先让他们信服,那么百姓就会像原野上的草一样,紧相追随。

(如果百姓还是)行为邪恶又不听从教导,此后再用刑罚惩治他们,那么百姓就知道自己所犯的罪行了。一仞高的墙,百姓跨不过去;(可是)百仞高的山,小孩子也能攀登上去这是因为山坡平缓的缘故啊。

现在仁义逐渐衰微时间已久,能对百姓说不要攀爬吗?从前执政者引导百姓,不让他们心志迷乱,(法度)有威严,刑罚就可以搁置不用。所以(现在)(执政者)应该展现出他们所追求的仁义,重视对百姓进行教导的方式,让百姓的眼睛能够清晰地看到它们,让百姓的耳朵能够清晰地听到它们,让百姓的心里能够清晰地懂得它们,那么道义就不会迷失,百姓的心志也就不会迷乱了。

所以,道义如果不够平实易懂,百姓便不会追随;礼乐教化如果不够明白晓畅,老百姓就就有可能视而不见。《诗经》上说‘周道如砥,其直如矢’,这是在说(道义、礼乐)应该是平易的。‘君子所履,小人所视’这是在说(道义、礼乐)应该是清晰、明白的。‘睠言顾之,潸焉出涕’这是百姓在哀叹自己没有听到过礼仪教化,却要接受刑罚甚至是失去生命。所以说(这对父子)不能杀。

“从前先王用礼来管理百姓,可以用驾车来打个比方。刑罚,就像是驾车时用的鞭子。而现在就像是没有缰绳和嚼子,只凭鞭子指挥马去驾车,想要马前进就鞭打它的尾部,想要马后退就鞭打它的前部。车夫劳累不堪,马也多受伤害。

鲁国现在的情况也是如此,执政者忧虑、劳苦,百姓也遭受了很多刑罚。《诗经》上说“人而无礼,胡不遄死!”实际上就是在告诉我们,执政者不懂得礼,就不能免除祸患;百姓不懂得礼,就不能免受刑罚;执政者和百姓都不懂得礼,那就都快要灭亡了!”康子离席起立,拜了两拜,说“我虽然不聪明,也听懂您这些话的意思了。”

孔子退朝后,学生子路诘难他说“父子之间打官司,难道符合道义吗?”孔子说“不符合。”子路说“既然如此,那么先生您为什么用君子的姿态来赦免他们呢?”孔子说“对百姓不加申诫就要成效,这叫做伤害;起先怠慢,突然限期完成,这叫做暴虐;不加教导却忍心杀死(他们),这叫做残害。君子想要治理天下,就应该避免这三种情况出现。”

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的意思

“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镜于水,见面之容;镜于人则知吉凶”出自《墨子·非攻》。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不以水为镜子,而以人为镜子对照检查自己;以水为镜能看到自己的面容,而以人为镜,便会知道吉凶。

《墨子》是阐述墨家思想的著作,原有71篇,现存53篇,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后学记录、整理、编纂而成。《墨子》分两大部分一部分是记载墨子言行,阐述墨子思想,主要反映了前期墨家的思想;另一部分《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小取》等6篇,一般称作墨辩或墨经,着重阐述墨家的认识论和逻辑思想。

试论述墨子语录“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的历史意义

墨子“镜子学说”是劝导人们要像君子那样,不要以水为镜,而应以人为镜。“以人为镜”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也是一个人懂得完善自己、理解他人的体现,更是一个人能够立足于世的基本法则。“以人为镜”,贵在自觉对照,弃旧图新。

以人为镜,就是要正确认识自己。要把别人的评价当做反思自己的镜子,多角度全方位认识自己,在倾听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促使自己不断进步。

译文如果不以水为镜,而以人为镜来反照自己,那么许多事情的吉凶祸福便可以明白了;在高山上不易跌倒,在小土堆上却易跌倒,愈是细微小事,愈要谨慎小心。

扩展资料

鉴赏

主要讨论品行修养与君子人格问题,强调品行是为人治国的根本,君子必须以品德修养为重。

作者先以作战、守丧与学习为例,说明其根本不在于列阵、礼节与才学,而分别在于勇气、哀伤与德行。作者先代圣王治理天下的方法主要在于能够“察迩来远”,也就是明察左右的人,招徕远方的君子贤人,让他们为国效力。

作者认为“君子之道”包括“贫则见廉,富则见义,生则见爱,死则见哀”以及明察是非、讲究信用、注重实际等方面的内容。

作者指出对这四者都能很好实践的唯有圣人,他提出了“慧者新辩而不繁说,多力而不伐功”“言无务为多而务为智,无务为文而务为察”等切实可行的修身标准。

Copyright@2015-2025 www.mhkrcw.com 买房风水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