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宝典《地理辟径集》
《地理辟径集》
(明)李默斋 著
《地理辟径集》一书,乃李默斋先生所撰。该书于道光十四年镌刻,由榄溪李世德堂藏板英文堂发行。此书集文书局印行,旨在探讨地理之说,引导世人理解其深层含义。
序中,李默斋自述其研究地理之道多年,深感若无精湛的技艺,实无以福人,反而可能祸害自身。遂决意撰写此书,以纠正世人对地理的误解和误用。他强调地理学说与仁人孝子的用心紧密相连,是神灵元通之哲士的开创。但后世邀福之心过盛,忽视孝道,导致对地理的误解和误用。李默斋痛心于此,希望人们能虚心研究,实心体认,大发愿力,才能领悟地理之学的真谛。
书中阐述了形、气、理、数在地理学说中的重要作用,四者缺一不可。作者强调理为首要,其次为气、数、形。然而形是理的体现,气是数的作用,数是理的依据。舍形则无以言理与气数。李默斋遍游名岳,博览群书,悯世人之多愚妄,于是根据阅历,解释精义,指出迷途,归诸大道。
书中特别指出五俗三畏、五星五行等概念,以及缩、动、平、栏四字诀的精髓。这些理论简洁而确切,意精而显豁人耳目。对于寻山觅地者具有指导意义,亦可谓孝子贤孙之宝筏。
冯之彦在跋中称颂李默斋的识力与实践经验,认为其编纂的《地理辟径集》融汇古人之意,简练而深刻。对于山龙峦头、穴法砂水、性情顺逆等关键概念,书中均有明晰的阐述。此书虽不能超越古人,但却能融合古人智慧,为后世指引方向。
南邑后学冯之彦亦提及自身经历,如见李氏家世兴旺、子孙科甲鼎盛等实例,证明书中理论的实用性。他深感遗憾未能亲炙李氏门墙,聆听其教诲,但通过阅读《地理辟径集》,犹如亲见其人。冯之彦因此写下这篇跋文,以表达景仰之情。
跋曰,探寻孟子之道,犹如寻山觅地,是每个人生命中的跋涉。道路有大道与小道之分,圣贤之道固然显著,即使是微小的道路也有其独特的价值。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学习,如何去掌握其中的道理。
在探寻的道路上,我八世先祖默斋公曾深受困扰。他因先人墓地未选得风水宝地而心怀遗憾,多次跟随名师游历,历经艰辛,却始终难以辨别真伪。有些理论过于隐秘,有些解释过于模糊,使得他在学习的道路上迷茫徘徊。他并未放弃,反而更加热衷于深入研究。他博览群书,潜心研究杨曾廖赖之学,年复一年,走遍山川,识别地势,终于在新会苏村找到了虎山作为祖父伯叔的墓地,又在鹤山楼冲找到了龟山作为身后的安息之地。人们称赞我祖在风水地理方面的造诣,可谓精通此道,独步天下。
我祖并未满足于自己的成就。他深知自己的知识来源于辛勤的学习和长时间的实践,因此他希望能将自己的知识公之于众,让更多人受益。于是,他根据自己的生平所学,著成了《辟径集》四卷。这部著作对于风水地理的精髓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对于错误的观念进行了纠正和开导。书中的内容生动丰富,既有理论的阐述,也有实践的指导。
《辟径集》的目录分为四卷,每一卷都有其独特的主题和内容。卷一介绍了五俗、三畏、千金四字决、暗中三宝以及三弊等概念。卷二则包括了杂著十段,涵盖了逆水、石、五星五行、天星地曜、骑龙、补山、点穴葬法、理法、心田福地以及龙之大势等不同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都是风水地理学的核心知识,对于学习和理解这一领域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我的先祖们所著的《辟径集》,当年因为担心有遗漏和误解,并未敢轻易问世。经过长时间的流传和信从者的实践验证,其有效性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至今二百余年,信者众多,纷纷要求付梓出版。虽然不敢声称能指引所有人走出迷途,但至少可以彰显我祖一得之见地。
一、谈两弓相谐
在古老的智慧中,人们深知两弓和谐的重要性。正如所言,两弓齐聚,人们皆赞其美好,但也必须警惕其潜在的杀伤力。我们还需避开两弓面对面的冲突以及穴道两旁尖锐的射伤。当识得穴位之真谛,便不必过于计较左右回抱的形态。理解穴位,理解天地之奇妙,方能洞悉其中的奥秘。学者若能贯通此道,便可终身立足。
二、论两水合襟
在风水学的探索中,我早年专注于寻找两水合襟之地。经过不懈努力,我深知这并非易事。通过考察故坟、山川情感,我领悟到并非所有的水合都是理想之地。很多时候,水流汇合处山峰尖锐,水流直泻,龙虎气势过强,反而无法凝聚真气。只有在合适的角度,如左转右出得右砂稍栏合,右转左出得左砂稍截,才能真正找到合适的穴位。若只以合水为准则,不考虑龙穴的构造,则可能会误入歧途。大龙在群山轴辐之中结穴,看似不见田水,也可能隐藏着合水的玄机。古老的智慧告诉我们,真龙可能存在不显露朝水的情况,只要案山近侍,案外潮水暗循环,便是真穴。两水合处需谨慎选择位置,避免流水倾泻之嘴为凶。在合水直流的情况下,宁愿选择横下而非嫌弃其直流。这是古人的智慧,值得我们深入领会。对于钳口合水之处,我视为风水家的大魔障,需要长时间的探索和实践才能摆脱困扰。学者不应迷失于迷途之中。
三、主峰正顶之秘
古人对于作穴之法有着深刻的见解,他们告诉我们需要审视来龙和裁度砂水。对于小型山峰或平缓的顶峰,可以正下其穴。但对于山形粗硬直泄或有煞气的山峰,则需在龙虎稍缓之处寻找美意所钟之地。这需要我们仔细审视来龙之意。即使山可正下,若砂水太直或有煞气,也应选择挨左挨右扦之。常见的如跳墙虎之爪穴、飞天龙之耳穴等,都是侧下之例。俗师每见一峰端正即头下穴,而不论是非,以此误人者十常八九。学者需审慎选择,不可盲目跟随。
四、论阔大明堂之重要
一、血脉之忌
自古以来,葬师对山川脉络的解读便充满敬畏。那些看似刚劲有力的山脉,实则隐藏着死气伤人的秘密。如同头不可轻易指向,山脉之势若强硬如枪头直刺,或是形态扭曲,如鼠尾曲折,皆被视为葬家之大忌。古人警示道:“血脉平和人少死”,告诫我们在选择葬地时,必须谨慎避开这些死气逼人的地势。葬师对此深表敬畏,认为这是首要之忌,危害之大,无可比拟。
二、穴前倾泻之忌
古人言,“砂主人丁水主财”,水的聚散直接关系到家族的兴衰。流水无情,势如顺流而下,若穴前水流直泻无归,其祸尤速。明堂如箕米,田地无不被破尽。那种龙虎似推车之状,更是警示之兆。而水流之曲直,亦能蒙蔽人眼,令人自欺。水虽直流,却并非如竹竿之顺。在转弯之间,尺度之间,若非明眼高人,难以辨别真假。必须得一砂关栏、一水曲左归右,方能避免直泻之祸。古人有言:“山有大曲水有大转,必有王侯居此间。”选址葬地,务必避开穴前倾泻之忌。
三、顺砂过堂之忌
探寻真龙住处是一场深远的寻觅,需要我们深入洞察星峰的奥妙。那些隐秘的星体,在行龙之中有阴有阳,而结穴之处更是有少阴少阳的存在。对于星体阴阳,大多数人或许能感知一二,但对于少阴少阳,能明了的人却是千里挑一。若遇到能洞察此道的时师,应抱以崇高的敬意,因为他们已经超越了凡人的层次。那么,何为少阴少阳呢?在千窝坦之中,微微作动,略有些隆起之处,便是少阴的表现;而在硬突之地,同样微微作动,略有些平坦之处,便是少阳的表现。这些隆起与平坦,其实只在寸许之间,不宜过于粗率地观察。真正的奥秘在于那些微妙的起伏和阴阳变化,恍若梦境,难以捉摸。
在探索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地形。有一种地形,整体一片,没有动的感觉,这可能是纯阴纯阳之地,尚未经历变化,气质不够和谐。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应该舍弃而非拘泥地寻找穴位。在这其中,“动”的意义非凡,它不仅涉及到穴位的精准定位,更是对天地造化的深刻诠释。这一精髓并非庸师所能理解,就连那些号称高明、精通玄妙的人,也可能对此感到迷茫。只有罗纹土宿、三十余遐以及穴山老人的一寸金穴法,才能与之相表里,互相印证。
在寻找真龙的我们也需要注意地势的平和。无论是窝钳还是乳块,都应在平处寻找穴位。动而平者,穴位天然形成;动而不平者,则难以确定穴位。这也是阴阳之道的一种体现。在山谷之地,多硬直粗顽,阴常有余而阳常不足。点穴者不仅要防范无阴之地,更要警惕无阳之地。必须得到六分阳四分阴才算合适。否则,即使十分来龙秀异、山水环绕,也可能会伤人,轻则三代孤独伶仃,重则后昌盛。古人对于穴位的选取有着许多精妙的描述,如乳穴最难裁、乳长不堪作穴等,都强调了穴位贵平的原则。
明堂,宛如世间的福泽之地,追求内窄外宽,内里平和宽广。明堂的追求并非简单明了,最忌讳的是狭窄闭塞,也不喜欢直来直去毫无变化。明堂之名虽重,但若不结合砂水的实际作用,其意义便大打折扣。砂水,乃是明堂真正的生命力所在。逆砂收水则明堂兴旺,砂顺水顺则明堂不佳。若只论明堂而不顾砂水,或只论砂水而不顾顺逆,皆不足以真正理解和评价明堂的价值。
谈及近案,更是选址之地的关键。点穴之时,看近案如看台案,分明值万贯。高低皆需与坐下山冈相和谐,更需有逆流案作为吉地的标志。周围的诸峰都是它的护卫,更有罗星塞水口,此地定作王侯。
地理集解对近案的要求更为严格,必须在穴前百步内有两水送一近案,这才是上吉之地。地理探奇也极为重视近案,其品评大地以有无近案为重要标准。下砂也是判断地块价值的关键。有地无地先看下手,有山无山也看下手。下手的山体被视为判断地块富庶与否的重要指标。
对于明堂、近案和下砂,三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地理学的核心。明堂需要逆砂以栏水,穴前要近案以栏水,下手要回头砂,三者缺一不可。合三者之论观之,栏字之义实为地理枢要。若无栏阻,则地气荡然无存,何谈富贵长久?
本人三十余年的地理研究心得,在于近案的重要性占据十九之比例。即使穴前不见砂水,只要近案得当,亦能大发。案山不可逼近高压,否则适得其反。明堂宽阔则气宽大,案山逼压则人凶顽。寻找山中之宝,缩动平栏是重要方法,但更需关注暗中三宝:来龙、官鬼禽曜。来龙居地理之十之七八,重要性可见一斑。识得真龙方知富贵之祖坟所在。好龙常出怪穴,真龙不吐恶水。凡公卿之地分毫皆龙身带来。审龙之时需看其出身发迹之时是否重重穿帐过峡跌断而星峰秀异。同时千里来龙到头入手处穴位之精准更是至关重要。穴与龙一体两面缺一不可在谈龙时不可忽视。而官鬼禽曜虽隐而难见但对判断地块价值有着重要作用它是验证龙穴砂水的辅助之物。
自古以来,显贵的大地总是令人神往。其科甲之盛,品秩之隆,仿佛山川的异骨,天地的瑞徵。一旦遇见,就如同找到了南金大北的琦瑰,令人欣喜不已。为了探寻这些贵显的大地,我们必须追本溯源,务求得其真意。
峰峦秀拔是至贵的前提,只有如此,余气才能奔逸四出,化为官鬼禽曜。龙非极贵者,断然无法呈现。古人对官、鬼、禽、曜的描绘,如同描绘了一幅地理的画卷:朝山背后逆拖山为官,主山背后撑者为鬼,龟鱼生在海中心为禽,余气生在两腋后为曜。水口去处有山突起田中者为兽,低而小者为禽,圆而星散者为罗星,这些都是清贵之极,翰林及第的象征。
曜星尤为奇异,或出现在来龙山上,或见于龙虎前后左右,甚至出现在官龟之余。它们如茅叶飞扬,如戈卓硬直,长达二三十丈甚至更长,只有极贵的龙才能拥有。古人称之为生曜生官王谢之风,又形容它们如枪如剑随水顺流飞。虽然有时会被误断为主离乡,但实则内有真龙占据。龙虎遍身尖而利,此乃龙身锺秀气,忽然左右贴身生,预示着王侯一品的福泽。鬼星公祖侵云汉,若箭若枪出公相,都是曜气之贵的表现。
水口之外有时会出现高大石山巍然峙立,谓之北辰星或禁星。这预示着内必有王侯大地。至于水口去处涧溪江河之边生有石曜石禽石梁石洲尤为奇特,这将会孕育出一甲之贵。然而这种机遇万不逢一。学者需知其意而不泥其迹方能善于运用。
在风水世界里,有一种独特的洞察被称为“专权欲送山”。只有那些能够深入理解山水之道、洞悉地势奥秘的人,才能真正的掌握它。这种能力需要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不是一般人能够轻易掌握的。那些试图通过简单的技巧和手段来驾驭这种力量的人,往往会陷入困境,甚至遭受失败。因为真正的风水之道,需要的是精湛的技艺和正直的品格。
当我们开始寻找山水的时候,我们需要有耐心和毅力。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十天、二十天甚至更长的时间。我们要仔细观察、分析、研究每一个可能的地方,看看我们是否能够找到那个真正的风水宝地。如果我们找到了,那么我们就找到了一个真正的明师;如果我们没有找到,那么我们至少可以学到一些经验和教训。这就是寻找山水的过程,一个既充满挑战又充满机遇的过程。
在风水界,有一种说法叫做“循迹”。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陪祖,二是附葬大家祖坟。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往往忽视了真正的风水之道,而盲目追求表面的利益。他们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而忽视了真正的风水宝地。他们为了争夺一时的利益,不惜破坏自然和谐,最终可能会导致家族衰败。我们需要深入理解风水之道,才能真正掌握寻找山水的技巧。
当我们面对逆水之地时,我们需要更加谨慎。逆水之地虽然有可能带来快速的发展,但同时也可能带来毁灭性的灾难。我们需要仔细观察地形地貌、水源情况、砂砂关系等因素,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如果我们能够掌握逆水的奥秘,那么我们就可以利用它为我们带来好运和财富。但是如果我们不了解逆水的奥秘而盲目行动的话,那么我们就可能会遭受巨大的损失。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学习、探索和实践才能真正掌握逆水的技巧和方法。同时我们也要明白逆水之地虽然重要但并不是唯一的因素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才能找到真正的风水宝地。
一论逆水与石山
逆水之势,犹如龙蛇舞动,有时逆流而上,有时顺势而为。那些穿越横龙逆流者,以及蜿蜒曲折者,皆是逆水之象。而那些水合处,犹如江河翻腾,奔腾而来,也有逆水之状。更有大龙环绕,穿越重重逆流,终至水口汇聚。尽管来龙奇特,穴处深厚,福气绵长,但其余福分视龙穴之优劣而定。初寻穴者,必经历二三百逆水之坟,方能体会其亲切韵味。
再论石山
石山藏石,并非皆凶。关键在于如何妥善利用,避免妨碍穴位。古人言,石骨入相,不怕崎岖。真正的石山,如有石朝之形,火星起祖,不畏显露。近海之旁,石山尤为旺盛。若来龙有石人、石马、石旌之形,必出王侯。得成印笏戈戟之形,亦主清贵。关键还在于穴位之所在,必须平正藏聚。若龙吉穴吉,则石为我所用,即使刑杀显露,犹如勇夫猛将,皆能成为助力。若穴位四周有石禽、石曜、石印或石嘴十余丈,更是至奇至贵之地。如水口有高大石山,名为北辰星,主出王侯之贵。若水口有粗恶石山,形如人立,名为办钱鬼或捷报鬼,其作用神奇。手下有石,无论形状如何,皆可利用。本身有石则宜合式,如批发罗头、将军挂印、将军披甲、金龟卸宝等形状皆有石入相。
三论五星之说
四论天星地曜之奥秘
天星地曜之名目繁多,五星之外有九星,听起来颇为神秘。但说到底,五星才是核心所在。只有龙的穴位、砂、水等一一精妙绝伦,才能涉及天星地曜的玄妙。若只依赖天星而忽视龙的穴位等要素,往往适得其反。
有些专家过分迷信天星的力量,认为只要天星方位得当,就能带来好运。比如有人认为亥龙一步就能带来权贵,巽水一勺就能救贫。然而现实往往是残酷的,即使祖山周围有天星庇佑,如果没有合适的穴位和砂水等要素,一切都只是徒劳无功。我们必须理性看待天星的作用,不可过于迷信。
实际上,天星的运用需要灵活变通。有些龙虽然被认为是极凶的,如辰戌丑未乾坤寅申之龙,但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安葬。分金坐向也不必过于拘泥,只要以净阴净阳为主即可。卯巽巳丙丁亥庚酉辛艮丑未等属阴龙,甲乙辰午坤申戌乾壬子癸寅等属阳龙。若来龙与向和水口都是阴或阳,即为净阴或净阳,这样天星的力量就能充分发挥。
五论骑龙的神秘之处
骑龙在地理学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它能带来厚重的福气,但在末世时期,这一秘法被庸师所忽略。通过观察古坟中的骑龙仙迹,我得以一窥骑龙的奥秘。骑龙有三重含义:审视来龙、紧凑龙虎、避出水长直或上砂走窜。每一重含义都有其独特的技巧和精髓。比如审视来龙时注重后龙的清贵程度以及到头一二节的变化;紧凑龙虎则要注意夹穴的位置;避出水长直则需要近案遮挡砂水的不吉之处。这些技巧都需要在实际操作中不断摸索和实践。
骑龙的精髓在于趋吉避凶。当遇到好的龙脉时,我们需要找到合适的穴位来利用这股福气。这时就需要利用近案遮挡砂水的不吉之处以达到趋吉避凶的效果。这种方法虽然难以言表但可以通过实践来掌握。通过观察古坟和现存的骑龙案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骑龙的奥秘并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去。只有真正掌握了骑龙的精髓我们才能更好地利用地理优势为人们带来好运和福气。在古老的历史长河中,蕴藏着无数地理秘术的精髓。昔梁阁老之祖芬安息于番禺抱旗岗,方阁老之祖坟位于省城四金山,王尚书之祖坟在增城醴峒之地,霍尚书之祖坟坐落于南海之西樵,黄詹事之祖坟则在吾邑城寿星堂。除此之外,还有三十余所士大夫的祖坟,它们背后都有一段神秘的故事和历史,这些古墓都经过精心选址,遵循风水之道。
这些古墓的选址原则充满了智慧和想象。如山势龙脉,既有官星在前,又有鬼星在后,必然伴随近案的存在。龙身生案,如同人体的脉络,需要环曲如肘腋。而龙抱虎,虎抱龙,形成的弯曲形状下,田园水景尽收眼底。这些选址原则并非空洞的理论,而是古人经过实地考察、总结出的实际经验。
自我研究地理之术以来,我所得到的山中近案十有八九是福地。那些葬于此地的人们,都深感无悔,也证明了这个道理的正确性。有些人视为砂石之乐,反被嘲笑,那是因为他们未能洞悉其中的奥秘。现今之人,只知田水为明堂,却不知无田无水的明堂,福泽更加深厚。这是古人反复强调的嘉言,也是古迹的宝贵征兆。
这些都需要细心的观察和深入的研究。骑龙之术,更是令人惊叹。骑龙穴位奇特难认,只有明师才能找到。找到骑龙穴而葬者,子孙繁荣,状元及第,将相公侯满门。现今之人如能洞察骑龙之穴而无疑惑,那就是真正的明师。
地理之术,离不开人的智慧和努力。如同开金取水,挨金剪火,斩木之芽,揪木之皮,这些都是地理之术的精髓。穴上的作用之功,砂水的剪裁之义,都是至关重要的。只有精通地理之术,才能脱手取山。
我历经古坟的考察,见过其作用之神妙,信夺天工。有一古坟在高顶略开一窝,两脚却陡然直下,中间倾泻如槽。在拜台下筑砌二级,每级高丈余,深丈余,培以客土,密植柏株,久而久之,四势平和,亦出富贵。又有古坟来龙甚秀,朝列三台亦秀,左水倒右,独右边空旷无砂。穴前余地甚多,于穴前留数丈作一丙名堂,余外四围密植松株,登穴则松株尽遮,砂水一毫不见。这些都是古坟的真实案例,让人惊叹地理之术的神奇。
地理有两截工夫,寻山居半点穴葬法居半。寻得好山只是成功的一半,向坐适宜、高下浅深得当才是另一半。如同炼丹一样,得山是药材 ,葬法是火候。只有掌握好葬法这个火候 ,才能让山脉的灵气得以发挥 ,让家族兴旺发达。
原文所述,如诗如歌,描绘出一幅寻山葬法之画卷。世人言,“山吉葬凶同弃尸”,葬法之中藏玄机。寻山与葬法,虽看似易,实则深似海。寻山虽得地理之四五,点穴葬法则需六七之分,所谓定穴工夫,奥妙无穷。
开圹放棺,精细如丝,吞吐浮沉,皆依葬法。目若不明,手何以措?吞者入坟莹一位,龙穴宽者宜下;吐者出坟莹一位,龙穴峻急者宜下。浮浅者四尺五尺不等,平洋地低或山平脉露者,宜此法。深者八尺九尺至丈余不等,山高土厚、脉峻而粗者,宜深葬。朝对论浅深,四应高则浅葬以乘其气,四应低则深葬以避其风。龙脉为主,阴脉沉潜深处取,阳脉浮露浅中藏。
穴形大小,各有宜忌。山大局宽,大开坟莹以收堂气;山小局小,则惜土如寸玉。但见粗心浮气之人,或私智小术参之,未谙山全局性情,即谬为点穴,十有八九失之。大抵点穴有二法,一在葬上方向,二在穴之高下左右。既参砂水之向背,又复顾来龙之阴阳,朝山之喜忌亦需洞悉。有天然正向者,有龙虎圆净紧兜逆水而对龙虎中腰者。
于阴阳之中,能识少阴少阳之妙,则元之又元。见一山虽峻,然高峻之下有宽处如仰掌坦地,则虽极其峻极倾之势,亦宜于此处作穴。后山粗急出乳太长者于此乳之尽头平散处下之;若乳之初出粗大至尽头若断若无,则为紫气脉、仙带脉之难得者也。
地理之理法,理生乎法,法生乎理。儒者持理,术者任法,往往相轧而不相下。至人者,合而求之,以臻其极。末世门户之争多偏之士鲜不以虚空浪谈为主。今之任法者固卤莽无真凭实据;今之主理者更妄诞虚无。任法者得传授讲求其法即有可据。如某星堪作某形某形堪作某穴如何正受侧出驾剪裁剪五星九星之喜忌洪范元空之度数皆不离古法某书某集之歌决某州某县之古迹皆在心此虽聪资不甚超卓义理不甚精明亦可自成一家若愚者茫然无所据懵然无所识则不敢背本离真矣。地理非读书不可贵行山贵得明师矣若山人貌伟而词给衣丽而心险善伺意巧投其所欲听其所为而言何日闻信道之语而辨山之皂白乎此其所以最难者也。又谚曰有出官地无葬官地予先祖父从缙绅来者遍阅诸祖坟乃知此非虚言也。吾辈更应慎之又慎恐陷其衍而忘自察矣。
古人有言,山地之美不如心地之美。真正的福地并非仅在于地理环境的优越,更在于人心的善良与修为。天地鬼神之力,或赐或夺,丝毫不爽,人处于其间,虽欲求佳城,亦需积阴德以得天之克相。
对于寻求福地者,有的地易得,有的地难求。地之愈大,所司之神愈严,择主愈苛。非财势滔天,缘分应得,终不可图。有些福地,虽已得却被讥毁,或已葬却被诱惑,其成其败,在人为主,天为辅。
在风水之中,龙之大势为首要。富贵贫衰皆由龙身带来。如广东之地,富贵大地多在高原,名公巨卿之坟多出于高山 。稍低下之地,多有水而冷退败绝。风水之旺气,实乃天意所司,人力可为者有限。
广东之龙势各有其特点。自大北门至白云山脚,为上路,此处贵显之地众多,盖因龙气旺盛。而由教场至员村郑界为下路,葬者虽多,富贵大地却稀少,因地势卑下,旺气不充。
观广东城池,白云自梅岭千里而来,精华毕发于此。然富贵之地亦有其遗憾。风水之欠缺者虽可人力修补,但终究需顺应天命。地理之上手宜宽,下手宜紧。如今广城之下关有待改善,若于海口阔处筑一大珠,则可收蓄秀气,城中显贵可期。
更有奇妙之事可证古语之信。如巽上起峰,既可出状元,亦可助祖坟之福。若于琵州之间举一塔,则秀气显耀,人文昌盛可期。
心田福地之寻求,需人力与天命相结合。人之善缘与天地之司力共同决定福地之成否。一举而百世之利存焉,厚望于诸君子也。
免费算命
- 风水宝典《地理辟径集》
- 风水宝地马鞍山 马鞍风水宝地好吗
- 4月份换大门查询吉日 11月份换大门吉日
- 018年4月开业黄道吉日 2024黄历官方正版
- 18年3月12日吉日 阴历3月18日是黄道吉日吗
- 风水断法八方高耸
- 18年4月27日阴历 2024年7月天气日历表
- 3月吉日搬家黄道吉日 三月搬家的黄道吉日
- 风水必备知识,风水专业术语,风水地理专业用语
- 3月建牛圈吉日是哪天 5月建牛圈吉日
- 3月黄道吉日 老黄历2024年黄道吉日
- 3月公司过户黄道吉日 过户吉日一览表
- 风水宝地乌鲁木齐,凤冠上的明珠
- 祠堂风水在家族发展意义其作用是不可低估!
- 17年四月开业黄道吉日 黄道吉日日历表
- 坟墓风水捡金骨时进金口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