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葬的风水讲究(樟子松一般能活多少年)

风水知识 2023-10-22 15:38风水学入门知识www.mhkrcw.com

“怎么老是你”?印度又出大事了,印度的媒体在2021年5月报道了恒河中出现大量浮尸的新闻,使得民众十分恐慌。根据调查发现,这些浮尸大部分是因疫情感染去世的人,由于无法负担火葬的高昂费用,其家人就这样将其尸体推入河中,买房风水网希望圣河可以使他们“安息”。

印度恒河出现大量浮尸

这种火化不完全,甚至没有火化就将遗体推入河中的“殡葬”方式对环境污染是很严重的。与之相比,我国的殡葬管理就比较严格了,主要以火葬为主。

可是安放骨灰盒需要墓地,如今墓地的价格却是越来越离谱。,有人提议要进行殡葬改革,提倡科学树葬法,省钱又省地。那么,什么是树葬呢?它能否取代火葬?

“树葬法”

接下来,就从科学树葬法、绿色生态殡葬观念的推行以及殡葬改革中出现的问题这三个方面,来谈谈树葬法的优势,还有为什么有人说树葬取代火葬只是时间问题?,我们就来看看到底什么是“树葬”法。

化作春泥更护“树”?

大家刚看到树葬时,会想到什么?有人可能想到了是将遗体放在掏空的树干中进行埋葬,确实有这种方法,像西北沙漠地区生活的游牧民族就会使用“胡杨根葬法”。实际上,我们所说的树葬指的是,提前在某棵树前挖出一个深坑,然后将骨灰放进去。再给这棵树挂上一个“牌子”,写上死者的生卒年月以及姓名。

千年不死的胡杨树

,也有一种情况是将骨灰洒在某处土壤里,再在这土壤上种植一棵树作为“墓碑”。需要注意的是,树葬法不是将骨灰放入骨灰盒再埋入地下,而是真正意义上将骨灰盒泥土交融,从而起到而化作春泥更护“树”的妙用。,有时也会使用到可降解的“骨灰坛”,但最终的目的就是让逝者真正地做到“入土为安”。

越来越多人接受树葬法

目前已经有一些人接受了科学树葬法,能在死后滋养一片绿色,做出的贡献,使得不少人感觉到非常欣慰。,树葬这种方式真的是绿色无污染的,在不占有土地的情况下,还为自然界物质循环做出了贡献。而亲人到了清明也有地方祭拜,毕竟在埋葬的树上都有标记,完全做到了“以树为碑”。

据载, 在苏州市虎丘区阳山脚下的树葬墓区里, 200余位家属将67位亲人的骨灰埋在了67棵柏树之下。从1993年之初的仅有8户, 到2002年的60余户, 报名参加树葬活动的居民逐年增加。

绝大多数人依旧选择火葬,然后将骨灰盒放入墓地之中。尽管如今墓地的价格常常使人感叹“不想活,但更死不起”,可最终大家还是会选择传统的殡葬方式,也就是火葬,部分偏远农村还会选择土葬。

火葬

可见,科学树葬法虽然是一种完全无污染又便宜的殡葬方式,不仅省钱省地还能拿补贴,不少城市都会对选择树葬的家庭发放补贴,金额从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具体要看当地的政策。

“祭拜祖先”

尽管有这么多好处,人们还是会受到传统思想的“限制”。有些人无法接受遗体没有棺椁就这样被随便地放在土中,毕竟中国人一直讲究“风光大葬”。更多的逝者子女表示,树葬看起来太过简陋,让人觉得自己不够“孝顺”,怕被亲戚指责。

针对这种情况,许多专家认为很正常,毕竟人的思想观念转变需要一个过程,让人们直接接受从火葬变为树葬的殡葬方式并不现实。随着墓地“价格”的继续上涨和绿色殡葬观念的推广,树葬取代火葬只是时间问题罢了。

墓地

实际上除了树葬以外,还有几种新型殡葬方式也很绿色环保。并且民政部已经要求进行积极推广,因为时至今日火葬的弊端已经日益凸显出来了。

绿色生态殡葬

俗话说“有因才有果”,所以绿色生态殡葬之所以被提出和推广,肯定是因为火葬这种方式已经不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了。那么,火葬除了因为“公墓”占地面积太大以外,还有哪些弊端呢?

搭建灵堂

我们不能光看购买公墓的费用,实际上从停尸、搭建灵堂就已经有了非常昂贵的花销,再加上卖出天价的墓地,也难怪人们会发出“死不起”的感叹。除了昂贵的花销以外,据生态专家介绍,建造公墓所使用的材料,在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都无法消失,也就是它们已经变成了长久存在的“垃圾”了。

公墓

由于风水的忌讳和城市土地的价格,公墓往往都在偏僻的郊区,这里有着不少森林和植被。为了修建公墓,要毁掉这些绿色,而这种行为无疑就使得当地的自然环境变得愈加恶劣。所以,火葬的种种弊端促使绿色生态殡葬形式出现,就像是能源改革中“化石能源”向“清洁能源”转变一样,是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火葬最终一定会朝着绿色生态殡葬转变。

从2009年开始,民政部明确要求要积极推广树葬、花葬、草坪葬等节地葬法,鼓励倡导深埋、海葬等不保留骨灰方式。2010年,我国首部以殡葬为题材的绿皮书《中国殡葬事业发展报告》于3月31日发布。

花葬、草坪葬这种方式本质上和树葬没有太大的区别,在这里就不过多赘述了。接下来,再为大家介绍几种绿色殡葬的方式。

把骨灰撒向大海

就是海葬,相信大家在不少影视剧当中也看到过海葬的方式。简单来说就是亲人将逝者的骨灰撒入大海,让其回归资源,从而达到环保的目的。

不过海葬的服务目前还不够完善,并且能够接受的人也很少,树葬还勉强算是入土为安,水葬就是真实的“骨灰消失之术"了。比如说你居住在距离海洋较远的内陆,而骨灰被洒在了沿海,是否还能算是“落叶归根”呢?这令人深思。

就是新型冻干法生态殡葬,这种方式主要是将遗体变成“养料”使其进入生态循环,可能有一簇小花因它而开放,那么这束小花能不能算是我们生命的延续呢?目前这一方式仍处在起步阶段,普及推广可能还要等一段时间。

据介绍这种方法是通过把尸体置于摄氐零下196度液氮中冷冻,冷冻后的尸体变得很脆,能够通过机械震荡变成粉末。整个处理过程不到2小时,处理后得到的粉末是很好的有机肥,用来培育植物。

“电子坟墓”

就是顺应互联网潮流出现的“电子坟墓”,许多人也将其称为天堂在线。人们通过网上留存的资料,对逝者进行祭拜和凭吊。在2001年时,上海首家“上海殡葬网”就已经开通,这类网上墓地纪念网现在已经有很多在运行了。

新型的殡葬方式有很多,普及的程度还是很低的。毕竟大部分人还是无法接受这种方式,只能依靠时间的推移慢慢消解人们心中的这种“偏见”。要知道我国从土葬转变为火葬也是经历了非常艰辛的过程的,那么对于推广绿色殡葬或者是树葬有没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呢?

土葬

树葬公园的设想

实际上,现在的公墓因为地处偏远且环境的单一,使得每年只有固定的“几天”才会有很多人前来祭拜。虽然造价很高,却没起到什么功能和价值。所以如何结合二者,既满足了人们悼念追思古故人的需求,又能让其符合现代的发展需要,有人提出建立“树葬公园”。

“树葬公园”

这种公园的功能十分丰富,不仅能够供人悼念,还能提高绿化程度。最重要的是,它兼备文化功能和游览功能,比如可以将其和诸子百家文化、烈士英雄文化结合。让树葬公园摆脱大家心里那种“阴森森”的观念限制,赋予它全新的意义。,树葬还可以结合每年的植树行动,进行推广。

火葬

尽管大部分人看到这里依旧无法接受这种殡葬方式,绿色殡葬在未来一定会渐渐成为主流,就像火葬以不可抗拒之力取代土葬一样,符合时代需求的新事物必将替代旧事物。

Copyright@2015-2025 www.mhkrcw.com 买房风水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