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城西的风水(肇庆城西楼盘)

风水知识 2023-10-22 16:17风水学入门知识www.mhkrcw.com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推进,带来了大规模的人口流动。随着流动人口工作生活重心的转移,他们对城市的基本公共服务也有了更高的需求。

进入21世纪,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获得问题,制定了一系列保障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权益和提高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质量的政策措施。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提出,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保证全体人员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

△罗馨如 摄

肇庆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数据显示,全市流动人口呈现较快速增长。2020年肇庆市常住人口中的外市流入人口(半年以上买房风水网)为84.52万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外市流入人口(半年以上买房风水网)增加29.96万人,增长54.90%。

△梁亮 摄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肇庆正式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一员,对流动人口的吸引力也随之增加。面对越来越多的流动人口,如何让他们共享城市发展成果,让他们快速融入肇庆生活而不是把自己当成异乡过客,成了肇庆的重要课题。

“如果身体有点小问题,我和老伴都是到这里来”

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的基本医疗及公共卫生服务对提升流动人口健康水平至关重要。今年3月,国家卫生健康委流动人口服务中心发布《中国城市流动人口社会融合评估报告》(No.2)。报告显示,肇庆在卫生健康维度排名第二。

近年来,肇庆大力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为包括流动人口在内的广大居民提供便捷实惠的基本医疗及公共卫生服务。据了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为城乡居民提供健康档案管理,预防接种,0至6岁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患者(高血压、糖尿病)等人群的健康管理等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以及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

端州区城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辖城西街道城中、正西、宋城、黄塘、百花、白沙、清风、桥北8个社区居委,服务人口9万人,下设睦民社区卫生服务站,实行一体化管理。

城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梁美玉

目前,我们有8个家庭医生团队,服务不同的人群。针对老年人,我们有4个团队;针对儿童和孕产妇这两类人群,分别有1个团队;还有1个负责预防接种的和1个综合性的家庭医生团队。

该中心还统计收集了辖区慢性病老年患者的购药需求,与二甲医院对接,通过统一平台采购,让这些患者在家门口就可以买到自己所需的药物。

今年82岁的张锦秀老家在江西南昌,上世纪80年代来到肇庆工作。提到城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她赞不绝口。

签了家庭医生,每年可以进行一次免费体检。2017年,检查出我患有高血压。平时工作人员会打电话过来询问我的身体状况,提醒我要注意饮食和锻炼。有什么疑问,他们都会很耐心地解答并尽力帮忙解决。

优质贴心的服务让她心生信赖“如果身体有点小问题,比如感冒等等,我和老伴都是到这里来。”

来自河南的王女士住在芙蓉社区,对于社区的卫生服务,她也感到十分满意。

王女士

卫生服务站会主动打电话提醒我带小孩去打预防针。后来我爸妈也从河南老家来到了肇庆,社区卫生服务站给他们建立了健康档案,还会定期告诉我他们的身体状况。

“买房风水网希望能将学到的东西运用到工作中”

就业是流动人口最关心的现实问题。在肇庆,外来务工人员与本地劳动者享受同等的公共就业服务。

外来务工人员来肇暂未找到工作的,可以到肇庆市、县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进行登记,填写个人信息及求职意向。服务机构将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政策咨询、职业介绍、职业指导等基本公共就业服务;对有培训、就业、创业意愿的人员,有针对性地推介培训、就业、创业项目。

△肇庆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

平时有培训活动,我都会积极参加。买房风水网希望能将学到的东西运用到工作中,争取以后能够晋升。

高云博是广东中亚铝业有限公司的一名技术质检员。去年12月,他参加了公司组织的职业线上培训。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为包括外来务工人员在内的广大劳动者提供职业技能培训政策保障,是肇庆促进外来务工人员就业的又一有力举措。

△图源 广东中亚铝业有限公司官网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肇庆市人社局鼓励企业对职工免费开展岗前、在岗、转岗培训。截至2020年12月31日,发放适岗培训补贴3517.25万元,惠及企业271家,完成培训35749人。

,肇庆持续实施“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全面提升劳动者技能水平。

△江先梅 摄 资料图

谢锡林的老家在广西,在肇庆经营酒楼多年,虽然之前一直做传统中餐,缺乏特色。现在,她在端州区睦岗街道开了一家乳鸽特色餐厅。

谢锡林

去年11月,朋友介绍肇庆有免费的‘粤菜师傅’培训,我就报名去学习,学到了不同菜式的烹饪方式、经验等,很受启发。于是在12月开了一家鸽庄,生意还可以。

“真心感谢政府政策”

困扰外来务工人员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住房。从2008年开始,肇庆已将稳定就业外来务工人员纳入住房保障范围。为了引导更多外来务工人员来肇留肇就业,肇庆各县(市、区)住房保障部门根据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住房价格水平,不断降低了公租房准入门槛,公租房申请受理次数也由原来的一年一次调整为常态化受理。

△今年4月8日,市住房保障管理服务中心举行端州区2021年公租房(第二批)抽签分配仪式。此次共有98户轮候家庭通过抽签喜获公租房。

温馨的居住环境、实惠的租住价格……走进端州区惠福居小区,一幢幢居民楼整齐耸立,绿树掩映间,几位老人家聚在一起打乒乓球,有说有笑。

该小区是肇庆市人民政府和端州区人民政府联合共同投资分期建设的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合共1821套保障性住房,于2013年开始通过公开抽签分配分期入住。

△惠福居为花园式小区,配套完善,绿化率达30%。

林师傅在肇庆市公共汽车有限公司工作,已在惠福居住了三四年。此前,他在城东租房,每个月租金大概1100多块,这对于收入较低的他来说是不小的压力。

现在每个月的租金和物业费加起来不超过250元。小区环境整洁卫生,管理也细致贴心。

林师傅不禁感慨“真心感谢政府政策。”

截至2021年6月底,全市累计保障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37911户,其中已保障稳定就业外来务工人员4921户,已保障新就业无房职工2519户。

△惠福居

栽得梧桐树,引来凤凰栖。人才公寓是外来务工人员安家落户的另一重保障。

在肇庆,新就业大学生毕业未满5年,与用工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和购买了城区社会保险即可申请政府投资建设的人才公寓;引进的中高端人才凭人才服务中心的证明,即可申请入住市场化运作筹集的人才公寓。

,肇庆实施“百名博(硕)士引育工程”,对博士、硕士高层次人才实行住房保障福利待遇。

截至2021年6月底,全市累计筹集人才公寓2220套,目前有1929名人才正在享受人才公寓。

“要办什么事我都会先想到社区”

肇庆高新区是肇庆经济发展主阵地、产业强市主战场。在这片发展热土上,有众多外来务工人员奋斗的身影。打造环境优美、服务完善的社区,能有效提高外来务工人员归属感,帮助企业留住人才。

△肇庆高新区供图

“要办什么事我都会先想到社区。”肇庆高新区城区社区的高效服务让来自汕尾的蔡美芬感到惊喜

去年我到社区办居住证,一会儿就办好了,出乎意料的快,当时我还忍不住发了朋友圈。

肇庆高新区城区社区有170多家企业,常住人口约7.68万人,其中外来务工人员49583人,占比超60%。该社区将流动人口纳入社区服务体系,做到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同服务、同管理。社区办事大厅提供流动人口办理证件、就业咨询、子女入学等优质服务。

△肇庆高新区公安分局工作人员、城区社区党员志愿者为企业员工进行居住证信息登记

为提升社区服务便利性,该社区划分了19个网格,30个居民小组,设置了7个服务站。

城区社区党委副书记、居委会副主任谢雅诗

服务站不只是居民咨询的窗口,还承担了公共服务场所的功能,有文化阅览室、儿童活动区域等等。

2004年,当时22岁的向启富从重庆来到肇庆高新区。“一开始就是在厂里打工,或者去工地”。2019年底,他开始创业。今年1月,他的驾校正式开业了。

“对于我们外来务工人员,高新区各方面的服务很到位。”向启富坦言,高新区对外来务工人员的重视和高效的政府服务是他留在这里的重要原因。开公司要办营业执照,他想到的就是去找社区居委会。

居委会工作人员列出一份资料清单,要去哪里办,哪些要盖章,都清清楚楚,我按着清单做就可以了,很省心。

十几年来,向启富也亲眼见证了社区的变化。

当年周边都是一片鱼塘、空地,也没太多人气。这些年高新区的发展十分快速,社区里一栋栋新的楼房建起来了,环境也越来越好。”

他对治安和卫生尤其满意“在这里住感觉很安心、舒适。

“我们将继续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关爱”

让孩子们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是外来务工人员扎根肇庆的定心丸。

“学校学风严谨,注重培养学生思想品德和良好习惯,这点我是最满意的。”麦晓辉是湛江人,1997年来到肇庆工作,他的女儿麦雯琦现就读于肇庆市铁路学校。

肇庆市铁路学校生源的近70%都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从2018年9月起,该校开始开展课后服务工作午餐实行陪餐制度,下午开展作业辅导、社团活动等课后服务,帮助家长解决接送孩子上下学的困难。

△左图为学校操场,右图为生物地理园 肇庆市铁路学校供图

麦雯琦很喜欢学校各种各样的社团活动,“我参加过舞蹈社团、朗诵社团等等,培养了不少兴趣爱好。”

肇庆市铁路学校副校长 陈兰

今年是开展课后服务的第3年,目前学生参与课后服务人数约1100 人,约占全校总人数的80%。

,学校对需要帮助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实行优惠减免。

肇庆市铁路学校副校长 陈兰

我们注重帮扶德困生、学困生、贫困生、心困生,开展丰富的主题爱心活动,让铁路子弟与务工人员子女融为一体,共同成长。我们将继续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关爱,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该校还配备了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协同兼职持证教师常态化开展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开设心育课程。肇庆市铁路学校供图

在区政府的支持下,该校办学条件和校园环境也在逐年完善、美化。2017年,端州区政府投入资金在该校新建了一栋综合楼,于次年投入使用;去年又对学校的老旧操场进行了翻新,并新建了生物地理园。

△肇庆市铁路学校坚持“质量立校、科教兴校”,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年年获肇庆市中考教学质量一等奖,曾获“广东省九年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肇庆市文明校园”等荣誉。

近年来,肇庆实施教育提升发展十大行动计划和教育改革十大举措,加快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并增加优质教育学位、实施“强师工程”等,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让更多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可以享受到优质的基础教育。

“十三五”期间全市新建、扩建义务教育学校69所,新增学位73415个。今年3月,肇庆启动基础教育扩容提质“两个工程”三年攻坚行动,教育综合实力将跃上新台阶。

△肇庆市第八小学新综合楼。翟舒婷 摄

“肇庆,是我的第二故乡”

只要温暖相伴,他乡亦是故乡。肇庆鲜活淳朴的人情味,让外来务工人员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温度。在肇庆开放包容的城市气质浸润下,他们就像一粒粒种子,逐渐扎根、成长。

△何异能 摄

2002年,大学刚毕业的王女士从河南南阳来到肇庆风华高科工作。由于语言、饮食、气候的差异,初来乍到的她很不习惯。“当地的同事特别热情,煲了靓汤会带过来分享,也会邀请我周末去他们家里,特别好相处。”谈起当年的情形,王女士仍然记忆犹新“我听不懂粤语,他们就会尽量说普通话来交流。”在这种友好的氛围下,王女士很快适应。

实惠打动人,细节暖人心。2008年南方雪灾,王女士留在了肇庆过年。“工会发放了电影票,街上还挂了很多欢迎我们留肇过年的标语,这些举动让我感觉到这座城市是真正把我们外来务工人员当成这里的一份子。”去年由于疫情,肇庆政府部门出台了多项鼓励外来务工人员留肇过年的措施,给予实实在在的补贴,这让她感受到肇庆对外来务工人员更加重视。

△今年2月11日,风华公司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生产的,为800名坚守岗位留在肇庆过年的员工及家属免费送餐券共进团圆饭。西江日报记者 梁小明 摄

2009年,她把父母从河南接到了肇庆,“他们也逐渐适应了这里的生活,会学肇庆话去买菜。”

蔡美芬在2003年跟着先生一起来肇庆高新区工作。她说“无论是外来务工的还是当地的,大家都很好相处。”在这里,她认识了很多朋友,“有空的时候大家约在一起吃饭、喝茶、聊天,大家在一起,也不在乎你到底来自哪个地方。”

一个又一个外来务工人员从五湖四海来到肇庆,在这里成家、立业,亲身参与到城市建设中,亲眼见证着这座城市的发展蜕变。时光润物无声,归属感在他们心底愈发浓烈。

△梁亮 摄

星湖百丈堤紫荆花盛开,王女士会晒照片给以前的同学,她说“他们都很羡慕,我生活在这样一个环境优美的城市。”

平时邻里有红白喜事,向启富都会搭把手帮忙,他说“大家都是一家人。”

蔡美芬经常有空就去做志愿者、义工,她说“我相信在政府和我们的共同努力下,肇庆会变得更好。”

无论天涯与海角,此心安处即是家。就如王女士所言“肇庆,是我的第二故乡!”

△梁亮 摄

一座城市用心,才能让人安心。

加强医疗、教育、住房等基本公共服务供给,

让流动人口在城市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

让肇庆成为他们真正的家,

是肇庆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

亦是肇庆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加快绿色崛起、争当湾区新秀的应有之义。

部分资料来源 市统计局 市住建局 市人社局 肇庆教育号 西江日报

记者 编辑 叶咏欣

Copyright@2015-2025 www.mhkrcw.com 买房风水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