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厅低于路面风水(客厅正对小区道路好不好)
天气渐冷,市城管委昨天下发通知,全市供热系统自今天开始调试。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冬病夏治”,热力管网是否已做好了供热准备?
据了解,所谓“冬病夏治”,就是将冬天供暖季期间发现的问题留到停暖后集中“治疗”,这是热力集团每年例行的工作。今年的“冬病夏治”重点针对“近热远冷”“上热下冷”等居民采暖中出现的“老大难”问题进行“诊治”。
目前,北京最大的集中供热企业——北京热力集团已完成全部检修改造工作,进入“点火调试”状态。
坐标朝阳区小关北里地区
诊断管线老旧热力流失
治疗更新换热器、二次管线细化“管家”服务
小关北里204号楼楼下,柏油路面上每隔几米就有一条颜色深一些的“补丁”,一端延伸到单元门口。之所以会有这些“补丁”,是因为下方埋着的热力二次供水管线不久前刚刚更换,平整后的地面就比之前的颜色深了一些。
与204号楼一街之隔的北京热力集团朝一分公司小关服务站南小营3号热力站里,二次管线上的阀门黑亮黑亮,闪着金属光泽,显然新换不久。“现在站里的改造工作都完成了,设备已做好准备,只要接到调度指令,打开阀门就能向居民家里供暖了。”小关服务站生产组组长张雷拍了拍阀门,信心十足。
小关北里严格意义上说既不是一个小区,也不是一个社区。从安苑路以南,北苑路以东,北土城东路以北,惠新西街以西这一大片地方,每隔一段就有几栋居民楼上挂着小关北里的楼牌。这些居民楼有的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有的是热力集团近10年前才接手,情况复杂,但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基本都是老旧小区,楼内是传统的上供下回式供热系统。
“每年供暖初期,上门放气难是一个问题;再有老旧小区装修率比较高,暖气拆改影响整个系统循环也是一个原因。”张雷介绍,小关北里地区供热面积共34.59万平方米,由南小营1、2、3号热力站共同负责供热,由于该地区二次管线失水量大,站内换热器效率下降,再加上老旧小区的楼“年纪”都比较大,楼体保温太差,热量消耗大,所以一到寒潮降温,投诉电话就比较多,小关北里也成为2020-2021供热季的投诉集中热点地区。
“看,这个锈蚀的地方叫‘沙眼’,会导致换热器的换热效率下降,严重的可能还会串水,所以我们今年对这部分做了系统更换。”张雷手里拿着一块长方形的金属板,这是板式换热器的内芯。板式换热器是热力站里的核心设备之一,从热源厂出来的一次供水和最重要进入居民家中的二次供水就是在板式换热器内进行热量交换,从而循环供热。今年夏天开始,小关北里3座热力站内共有5台换热器进行了大修,金属板内芯几乎全部换新,进行除垢处理,可以大大提高供热质量。
,由于上个供热季期间,小关北里部分楼院内的二次管线、楼内穿墙立管、楼底盘管由于老化腐蚀严重出现了漏水、跑水现象,影响供热质量甚至有停热的危险,今年“冬病夏治”,小关服务站也对这些设备进行了系统更换,开展用户户内巡检和改造,对卧室、卫生间、厨房、客厅、地下室等部位进行更换管道、阀门、安装暖气等,共计完成改造83项,并为区域内7户居民更换老旧散热器14组。
“针对往年供暖初期暖气片窝气不热、工作人员上门又赶上用户不在家的情况,我们在征得用户同意后,为部分用户更换了自动排气阀。”张雷告诉记者,自动排气阀在系统打压试水阶段可以自动放气,但管线、散热器内注水之后,一旦出现漏水情况,自动排气阀还能自动关断,防止漏水。
不但如此,今年朝一分公司和小关服务站还细化“供热管家”服务内容和区域内房屋买卖、装修台账,将“供热管家”的服务卡贴到每个单元门口,让用户能第一时间获得专人服务,“房屋买卖、装修台账能让我们及时了解装修信息,避免出现因为私拆私改暖气导致整栋楼断供。”
坐标丰台区芳城园一区
诊断循环不畅冷热不均
治疗加装第二代室温采集器和调节阀
直径2.5厘米的暖气管被水垢和泥沙堵得只有筷子头粗细,用户私自加大暖气片导致楼下一串用户家里都不热,管线老化导致系统循环不畅,距离热力站近的楼门温度高、远的温度低……这些问题都是今年丰台区芳城园一区“冬病夏治”工作中遇到的。
上世纪九十年代,方庄地区的“古城群星”是北京市最早一批高档住宅小区,而其中的芳城园一区更曾因有许多影视明星入住而出名。但如今30年过去了,由于管线老化腐蚀严重、热量流失快,房屋频繁买卖装修、私拆私改暖气造成二次系统水力失衡,使得芳城园一区在2020-2021供热季成为北京热力集团供热面积内仅有的5个低温区之一。
北京热力集团丰台分公司总经理助理兼技术设备部经理董海峰介绍,芳城园一区供热面积61.72万平方米,涉及5座热力站,17栋楼,4945户居民。上一个供热季前,丰台分公司已经对5座热力站中的芳城园1号站和5号站进行了整体改造,共更换6套热机设备。经过上一个供热季的检验,已经颇具成效,整个供热季投诉量从682条降到了246条。
今冬供热季前的改造检修工作,丰台热力公司主要对楼内的穿墙立管和楼底盘管进行了改造。“芳城园一区虽然是高层建筑,但采用的依然是传统的上供下回的方式,在这次更换之前,穿墙立管和楼底盘管基本还是盖楼的时候埋下去的,这么长时间,一是管内水垢堵得多,那水流就细,循环不畅,用户家里的暖气片就会不热。”董海峰说,管线老化、腐蚀,日常其他施工也容易对管线造成破坏,一旦跑冒滴漏,失水严重也会导致供热温度低。
,为了解决小区内二次系统水力失衡的问题,丰台热力公司还进行了“二网平衡”改造,加装室温采集器和二次管线调节阀。
巴掌大小的一个白色方盒子,放置在室内就好像一个小摆设,却能收集室内温度,通过系统传输给后端控制平台,这就是室温采集器。董海峰告诉记者,如今装在用户家中的已经是第二代室温采集,比起第一代只能通过改装接线盒来安装,第二代内置的电池可使用四五年时间。“为了更全面地收集室温信息,我们分别在距离热力站远、中、近的不同楼内,以及高、中、低不同楼层的居民家安装,目前已经覆盖约600户。”
董海峰说,配合室温采集器的使用,公司还在每个楼门的二次管线上安装了调节阀。以往的蝶阀只具备开关的作用,不能调节水的流量,但新的调节阀可以调节水的流量,“就比如距离热力站近的楼门,需要的热量相对较少,就可以稍稍压一些流量,距离远的楼门,可以稍微放一些流量,这样让整栋楼的供热管网处在水力平衡的状态,避免有的楼门温度高,有的楼门温度低。”
董海峰表示,通过这一系列能改造内容,丰台分公司计划今冬供热季将芳城园一区的投诉量在上一个供热季的基础上再下降30%。
马上就访5个低温区16个热点区完成改造
据北京热力集团客户服务中心主任何迎纳介绍,上个供热季结束后,北京热力通过对供热季期间工单进行全面梳理,将用户投诉量在100次以上买房风水网的小区作为今年的改造重点,共梳理出5个低温区和16个集中热点地区,涉及供热面积765万平方米,用户8.4万户。
今年的“冬病夏治”重点关注了“二网平衡”。何迎纳说,比如同一个小区,离热力站近的楼,室温比离得远的高;同一栋楼里,顶层住户热得要开窗,底层住户却连棉袄都脱不下来……类似这样的“近热远冷”“上热下冷”现象一直是居民采暖的“老大难”问题。这是因为,传统的供暖系统主要依靠热水在小区内部管网循环,水力失衡就容易出现冷热不均的现象。对此,今年北京热力集团重点推进“二网平衡”项目,通过加装自动调节装置,对从热力站到居民楼之间的二次供水进行精准调节,让管网内水的流量配比达到理想状态,从而实现水力平衡,智能控温。
“相比往年以问题为导向,今年,热力集团还在非供热季通过加大入户巡检力度,开展散热器安装服务、热力站检修改造、二次系统检修改造及户内系统更新几个方面落实整改,一区一策、一案一策,深挖诉求产生原因,制定解决方案。”何迎纳说。目前,今年5个低温区和16个集中热点地区改造已完成热力站改造70项,二次线翻新1650米,楼底盘管更换10390米,二次线及户内阀门更换4160个,改造任务已全部完工,“通过非供热季的改造,能在有效保障用户家中室温达标的,保持平稳运行。”
服务96069接通率保持在90%
随着供热季的到来,北京热力集团客服人员也进入“战斗”状态。何迎纳告诉记者,今冬供热季,高峰时段将保持140名客服在线,96069热线接通率保持在90%,“我们利用非供热季的时间对人工智能客服也进行了完善和‘培训’,让机器人的成熟度更高,争取在今年供热季的时候,通过人工智能客服实现高峰期时电话有效回访率100%。”
何迎纳表示,通过今年非供热季“冬病夏治”“接诉即办、未诉先办”等机制,北京热力集团主动治理,精细化改造,今冬供热季,将力争实现正式供热首日投诉量大幅下降的目标,百分百响应,解决率、满意率双提升。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王天淇
编辑王海萍
流程编辑郭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