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之行四:土家族人
湘西之旅:土家族的人文探索
彭炜珀踏足这片湘西的土地,县城的轮廓逐渐展现在眼前。这座城市犹如在高低起伏的地理画卷中绽放的一朵小花,其特有的地理环境与重庆有些许相似之处。城市中心一条支流穿越,却因猛洞河的水流太小,支流流动性不足,河水显得有些污浊。市场的繁华背后,隐藏着经济的沉寂。这里的水果、山货似乎并没有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仿佛是一个经济不太活跃的小城。而这一切,或许与猛洞河的断流、县大楼的建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风水学中的“山管人丁水管财”在这里得到了印证。一个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水资源的滋养,没有水源的滋润,经济难以繁荣。西北的干旱地区便是明证。水也不宜过多,洪水频发同样会给城市带来灾难。作为地方,如何合理调配水资源,让其在城市发展中发挥最大作用,既是挑战也是责任,更是环境保护意识的体现。当环境因水流问题遭受破坏时,再寻求改变已为时晚矣。
夜幕下,主人热情邀请彭炜珀赴宴。他虽游历四方,见识过众多民族的风情,但直面土家族还是第一次。他小心翼翼,避免触犯民族忌讳。从餐桌上和主人的朋友们的交流中,他感受到土家族人的热情好客、豪放粗犷的性格。菜品以肉为主,特色的腊肉和烟熏肉味让人食指大动。虽然青菜不多,但肉食的独特风味却让人难以忘怀。他们说话声音洪亮,直来直去。
如今的土家族人,习俗已经汉化了许多,只有在山区还能见到一些地方特色。深蓝色印花布衣、头上围帕等特色民俗服饰仍被一些人穿着。据说他们的祖辈曾有自己的语言,但现已失传,年轻人很少会说土家族语言。他们特有的跳舞方式拍手舞,仍在生活空闲或农忙时跳起,是一种民族特色的体现。还有一个特有的节日腊八节,与山东起源的腊八节有所不同,但具体如何不同,彭炜珀还未得见。春节过年时他们有一个习俗叫“赶年”,提前一天过年,据说是因过去土匪多,提前过年可避免被抢。这些民俗传说让彭炜珀对这片土地有了更深的了解。作为一个风水师,他不仅需要对地理环境有深入了解,对当地的风土人情也需有所认知。
这次湘西之行,彭炜珀不仅领略了土家族的地理风情,更深入了解了这里的人文特色,让他收获颇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