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瀚的水泽漫溢天际,犹如天地之间的馈赠,此刻的景象诠释了“象”的真谛。君子面对此景,领悟到施舍恩泽应广泛惠及下属,如同泽水滋润大地。在积累德行修炼自身的应保持警惕,避免自满和骄傲的情绪。
深入思考这一道理,水泽是水的汇聚之地,其漫溢至天空,呈现出磅礴的气势。君子借此形象,明白施舍恩泽的道理应该广泛传播,惠及众人。这种磅礴的气势也警示君子在修行道德时应有所顾忌,保持敬畏之心。如同积累财富也要懂得散财,谨慎言行,才能避免可能的灾祸。
如果轻率行事,不考虑后果而草率决定,就会犯错。王氏申子和谷氏家杰都提到,之道的危险在于过于自信,不能正确评估自己的能力而轻率行动。在行动之前必须慎重评估自己的胜算。
遇到战事或其他挑战时,无需过于忧虑。只要坚守中道,保持警惕和戒备,就能化险为夷。君子以阳刚之德果断地消除小人的影响,坚守中正之道,这是最高的善行。
张氏认为,能把握中道的人刚强而不暴躁。他们在行动时保持冷静,不轻易失态。这种平衡体现在刚与柔之间的和谐共存。他们的行为既不会过于激烈,也不会过于软弱,而是恰到好处。
苏氏轺也指出,能静而不忘警,这是把握中道的体现。他们的警觉常在,但并不会因此过于紧张或冲动。这种力量在适当的时机适度展现。与大壮九二贞占同理,都是因为他们坚守中道而显现其德。
对于那些无需过分担忧的挑战,他们不会轻率应对。他们的理智和冷静正是得中道的体现。就如同君子果断决策,永远不犯错。有时人们会被私人的喜好或情感牵绊,而无法做出明智的决断。但君子会依据道义做出决策,在适当的时机果断行动。
黄氏淳耀指出:最终的结果是针对最初的开始而言的。虽然起初可能会有不满和困扰,但君子最终必定能够果断去除困扰而无过错。他们的行为虽然显得迟疑缓慢,但这是因为他们所处的位置不当或时机未到。当听闻某些言论时,他们可能无法立刻相信,这并不是因为他们听力有问题,而是因为他们的智慧尚未达到明辨是非的境界。
《程传》中提到,九处阴的位置不当的人,如果以阳居柔则会失去其刚决之力,无法强行前进。只有刚强之后才能变得明智。如果一直处于柔和的状态,就会失去其本性。案中提到四与阴之间尚有距离的人需要通过借爻位来明确其未成熟的状态并理解其前进的迟疑并非正确的选择。释义中提到《程传》所述全面完备只有走正道才能够充实光辉自己的内心。集说中提到张子和赵氏的观点进一步阐释了这一主题。评注中提到张子的观点极为正确强调了重视中行行为的重要性而非仅仅中行却未能发光的重要性解读中指出即使局面看似不佳只要秉持君子之道终究会走向光明局面也会随着坚定的信念和行动而改变并不必然存在凶兆只要坚持正道小人之道自然会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