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坤下兑卦吉凶详解
解读萃卦
萃卦,乃第四十五卦,象征泽地之萃,兑上坤下。卦象揭示上火下泽,两者相互交融,万物得以生长繁衍。此卦显示事业开创时困难重重,处境艰辛。若志同道合,互信互助,目的终可达成。起初胜利的多是小事,但小事积累可成大事。成功依赖于协力同盟,失败则源于众志相异。应强调团结,克服困难,最忌内部猜疑。
卦之后便是萃卦。是遭遇的意思,万物相遇后便会聚合起来。如同永结同心,前程便会如锦绣般美好。
《萃》卦原文指出,此卦象征通泰。王至宗庙举行祭祀,利于会见贵族王公,亨通且吉利。用牛牲祭祀尤为吉利,出行也十分顺利。
萃,意味着聚集。假,代表感格,即以至诚美德感格祖考、神灵。大牲指牛,为古代重大祭祀所用之牺牲品。此卦内卦为坤,代表众人、众多,泛指万物;外卦为兑,代表雨泽为泽,万物聚于泽中。聚则通亨。
九五爻得位居中,象征君王。此爻“王假有庙”,表示君王以至诚之心,格于宗庙而有事。
总体来说,《萃》卦告诉我们,要想成就大事,必须聚集力量,团结一致。在困境中应寻求志同道合之人,共同奋斗。成功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和众志成城的信念。也要谨慎行事,避免骄傲自满和失去根基的危险。
注:以上内容仅为解读易经卦象,切勿将其视为封建迷信。九五爻得位,故称之为“利见大人”。
李光地对此解释称,王假借有庙堂,为神与人之聚集;而“利见大人”,则是上下级之间的聚集。使用大牲畜进行祭祀,广泛而言即是群祀,由假庙延伸,都是为了聚集于神;“利有攸往”,意味着在见到大人之后可以广泛行动,这都是为了聚集人心。
六二与九五爻相互呼应,六二处于大坎之下伏离之象,时序为夏五月,故为夏卦,称为“亨”;外卦兑占时序为秋八月,为秋卦,称为“利”。六三至上六为大坎之象,坎占时序为冬十一月,为冬卦,因此爻辞为“亨,利贞”。
刘沅认为,无形的萃聚无大于假庙,因为神人之心可以相通;有形的萃聚则无利于见大人,因为君民之心可以相通。通过祭祀等活动可以达到亨通。
外卦兑代表的动物为羊;大坎代表的动物为猪;内坤代表的动物为牛。这些都是大牲畜,用于宗庙祭祀十分吉利。李士强调王者必须准备充足的物资,表达敬意,以此聚集民心。王者以至诚美德感格祖考神灵,以此保有宗庙祭祀和社稷。同时必须固守正道行事。在关键时刻以牛作为牺牲祭祀祖先神灵以维系人心,则可获吉祥。并且有利于此时有所行动而大有作为。同时《周易》的下经更偏向于人道,聚焦于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例如《彖传》中的咸恒等卦都在讲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关系。郑玄进一步解释了该卦的含义,坤为顺,兑为悦。臣子以顺道侍奉君王,悦德居于上位等待时机。上下相应则和谐通畅,因此称为“萃亨”。王假借有庙堂,四应五震爻坎爻象征长子入庙祭祖之礼。“利见大人”则是因为离爻代表目居于正位应五爻。大牲即牛等动物在祭祀时使用象征团结和聚集的力量。泽地萃卦则描绘了洪水横流之象警示人们顺天任贤未雨绸缪彼此和谐相处以达到安居乐业的目的。整体上此卦强调了聚集团结的重要性无论是神人之间的聚集还是君民之间的聚集都需要通过祭祀等方式来表达敬意维系人心。同时王者必须固守正道行事通过准备充足的物资表达敬意来聚集民心并以此维护宗庙祭祀和社稷的稳定。文中引用了多位学者的观点对易经的解读进行了丰富和深化使得文章更具深度和广度。
总体来说这篇文章对易经中的萃卦进行了深入解读从卦象、卦辞、历史背景等多个角度进行了阐述使得读者对易经的理解更加深入。同时文章的语言表达生动流畅使得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萃》卦深入探讨了君王与天下贤士及英雄豪杰的聚萃于朝廷的主题。此卦详细论述了君王们在这些聚萃中如何发挥核心作用,并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
想象这样的场景:游鱼在水中自由嬉戏,突然被网惊扰,奋力跳跃,跳过龙门,化身为龙。这一过程中的每一次跃动,都象征着英雄豪杰在世事中的蜕变与成长。《萃》卦正是探讨这种聚集与成长的智慧。
《萃》卦源于丛生的草,意味着聚集。在这个大群体中,人们以类相聚,物以群分。自然和社会都在聚集的状态中进化发展,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一个核心领导者。卦中的四阴爻代表聚集的物件,两阳爻则是聚集的主体,特别是九五爻,作为凝聚的核心,担当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易经》指出,群体结合并非易事,稍有不慎就可能出现问题。我们必须守正防患,确保聚集的和谐稳定。《萃》卦的下卦“坤”代表顺从,上卦“兑”代表愉悦和喜悦,这表示一种和谐共处、安居乐业的氛围,有利于人们的聚集。
在历史和现实的战场上,“声东击西”是三十六计中的一策。这一策略的运用灵感来源于《萃》卦的象理。当敌人陷入混乱、错失丛杂的危机之中,我方可利用敌人的不自主之势,灵活地运用战术,制造假象,引诱敌人作出错误判断,然后出其不意地一举取胜。
声东击西的策略灵活多变,忽东忽西,即打即离。通过制造假象,使敌方无法判断我方的真实意图,从而达到迷惑敌人、出其不意的攻击效果。
在人生的旅途中,年轻时期常常伴随着心意的散乱和感情的困惑。随着岁月的流逝和阅尽人间沧桑,人们开始感叹如李商隐《锦瑟》中所说:“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这是对人生阶段的一种深刻反思,也是对《萃》卦深层内涵的一种人生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