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北方阴宅与风水
漫谈北方阴宅风水之道
阴宅,即是人们死后安息之所,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墓地。自古以来,中国的土葬传统使得阴宅与风水紧密相连。风水,乃是宅地或墓地的地势、风向及周围环境的综合体现。早在汉代,郭璞的《葬书》便有云:“葬者乘生气也。”风水学说的起源可追溯到战国,历经各朝代的沉淀与发扬,至唐宋而兴盛,至明清则名家辈出,流派纷呈。
阴宅的风水讲究,在山洋地区尤为显著。这里立穴重视藏风聚气,追求山川的灵性与气势。有说法认为,山体的厚薄决定人的贫富,山的清浊则关乎人的聪愚,山的秀丽与否预示子孙的贵贱。而山洋之风水,更有避风如避贼之说。《雪心赋》指出:“穴里风须回避,莫教割耳吹胸。”可见其重视环境对墓地的影响。
平洋、平岗之地则有不怕风之说。像《葬经》所云:“支葬其巅”,这里的支便指的是平岗。在我国大江以北,多为平洋地;黄河以北则多为平阳之地。平阳之地立穴,多选择在突起之处。地理五诀中描述平阳之穴为:“平阳一凸是穴星。”只要纳得好水、好砂,即便风吹也不怕。所谓的好水、好砂,指的是能够带来生旺之气的水流和地理位置。
风水中的风有阴阳之分。凹射之风为阴风,直急而凶;平荡之风则为阳风。《人子须知辨龙穴受风歌》中详细描述了阴阳风的辨识方法和影响。在实际操作中,许多地理师能够辨认风水的阴阳,从而避免因为误判而导致的福不来、祸反至的情况。
北风在八方之中被视为祸最烈的风,因此在选择墓地时特别需要谨慎。我家师传五代的名师秘笈中便提到,安坟向北时需要有案山来遮挡北方的寒流。立茔还需要讲究三纲、四美、五常。这其中包括气脉、明堂、水口的富贵贫贱之纲,以及龙、穴、砂、水、向的五常。罗城周密、左右环抱、气壮土肥等都是四美的要素。
值得一提的是,阴宅的选择也重视德行。《地理五诀》中提到:“吉人自有天相”,意味着有德行的人自然会有吉地相伴。秘笈经中也有云:“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功五读书。”可见阴宅的选择不仅仅是风水的问题,更是对人生德行的一种体现。
此文所论仅为师传三合论风水之要诀的简单概述,希望能引发同道的兴趣与研究热情。华夏的风水学是东方的瑰宝,值得我们共同去探究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