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卦陈梦雷周易浅述要义与探讨
谦卦,以艮下坤上的组合呈现,内涵深厚而外表顺和,流露出谦卑的意蕴。卦象犹如高山虽高耸入云,却保持在地之卑下的姿态,跃然展现出谦卑之象。谦卦的主旨在于内敛自持,外展顺和。
谦卦所表达的,是一种亨通的状态。正如序卦所述,拥有大成者应当保持谦卑受教的态度,方能维持长久之道。全卦之中,极力赞美谦德所带来的亨通。虽然六爻以九三一阳为主,但内三爻皆呈吉祥,外三爻皆显利益。静则多吉祥,顺则多获利。在六十四卦中,谦卦被视作为最完美的卦象,君子应明白其所处之道。
解读“谦”字,意味着有所成就却不居功自傲。就像高山虽高,却置身在低洼之地,虽然有所成就,却不自居其功。此卦的亨通并非依赖外在条件,而是自身谦卑所带来的内在亨通。与其他卦象不同,谦卦始虽卑下而终更显尊贵,始虽暗淡而终更显光明。因谦者的情感被人乐于接受,所以必然亨通。始不居功,终有所成,故君子有始终如一的品质。而艮终万物,亦有有终之象。
《彖》辞中提到:谦卦亨通,天道下降以济助万物,地道卑顺以上行。天气下降滋润万物,是天的谦卑;化育之功光明显著,是谦德带来的亨通。地势卑顺处物之下,是地的谦卑;其气上行与天相交,也是谦德所致。天地都不敢自满,人与鬼神更是如此。以天地为证,谦必亨通。
天道减损盈满而补益亏损,地道变化盈满而流注谦虚,鬼神戕害盈满而降福谦虚,人道厌恶盈满而喜好谦虚。谦尊而更显光辉,虽谦卑却不可逾越,此乃君子之终。这一切都是自然之理而非人为之心,故称之为道。君子之所以始终能亨通,源于其始终能谦卑。那些只是暂时勉强谦恭、偶然幸运通泰的并非真正的君子。
《谦象》解读揭示了地中有山的谦卑之道。君子以裒多益寡、称物平施的智慧,展示了平衡与和谐的哲学。不必过分强调山在地中的位置,而应理解其深层含义在地表之下隐藏着崇高的力量,外在看似平凡却内在蕴含着伟大,这正是谦卑的象征。如同高山与地面的相互拥抱,或低地的奋力抬升,在升降间归于平衡。裒多益寡的理念就像调整高低落差,使万物和谐共存。称物平施则如公平的秤量,确保事物的公平分配。谦卑之名的诞生源于对过度的认知,谦卑之道使事物回归中庸之道。
进一步解读各爻的含义:初六象征谦谦君子,如涉过宽广的大川终达吉祥彼岸。他们以柔和的态度处世展现谦逊品格。在水与木的交融中涉川而行虽面临困难但坚守谦卑之道终成功渡川。《谦象》强调谦谦君子以谦卑自持如牧者对待牛羊使它们驯服养德之地亦是从最低处开始随着修养的加深人的德行愈发谦卑。《象》中提到居中正道谦德自在真正的谦卑是自然而然地与上爻相应。九三之处劳谦君子终始如一结果吉祥一阳居于下之上刚正不阿得到上下之信赖。《象》中提到劳谦君子万民信服卦中五阴象征民象服其劳的是其劳而能谦天下莫与争功万民信服即为有终。六四之卦无不利之事以谦示人柔和而得体上能下运势无不利。《象》中提到无不利而示人以谦合乎道义而不违法则六五之卦虽不富却以其邻利用侵伐无不利阴柔之象虽不富却以谦德影响邻里。《象》中提到五君位虽不必以谦显德但用人而不用己乃谦之大者。这段古老的智慧传达了谦德的重要性展示了君子在不同情境下的处世之道。真正的谦卑并非勉强而为而是自然之理深谙谦卑之道的人从不争强好胜即使身处领导地位也能借助他人的力量实现共同的目标。《象》中有言:“利用侵伐,征不服也。”在某些特殊情境下,为了正义或达成崇高目标,侵伐行动或许是必要的。这种行动并非源于个人的胜负欲望,而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采取的。
在局势处于上六的状态下,“鸣谦”便成了一种策略中的智慧。即使在此情境下出兵征战,其针对的对象也仅限于自己的邑国,而不能像五那样无不利。这与二之柔顺中正、贞吉的道理有所不同。上六虽然与二相应,亦有鸣谦之象,但由于其所处位置偏离中正,这种鸣谦之中实则潜藏着不足。这种不足可能会导致己方邑国出现叛变。当上以谦鸣时,叛者将遭受不利,而征伐者则得利。这是因为以谦卑之姿赢得人心,所以可以利用军队出征。上六所处的位置并不像五或二那样稳固,因此无法完全避免不利因素,也无法达到贞吉的完美境界。尽管鸣谦与二同,却未能完全实现其志向。
全卦以九三一阳爻为主导,在阴卦之中展现出尊贵之处。无论尊卑、广狭、常变之差异如何,或是艮体之静、坤德之顺,都凸显出谦德的重要性。只有真正理解谦卑之道的人,才能深刻领会吉占和利占的精髓所在。该卦象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深刻的启示,引导我们探索谦卑之道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