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易之说

取名字 2025-04-08 13:42宝宝取名www.mhkrcw.com

关于三易之说的深度解读

在《僖公十五年》中,徒父通过筮卜,得到了一个积极的预示。他涉过河后,虽然侯车失败了,但当被询问时,他解释道:“这是一个大吉的预兆。三败之后,必将获得晋君。卦象遇到《蛊》,意味着千乘之车虽去其三,但余下之力仍能捕获重要的目标。”这里所提到的《蛊》,是一种象征性的卦象,代表着主要的角色或人物。从占卜的角度看,这就像抓住了一只关键的“雄狐”,而这只“狐”很可能就是未来的领导者或决策者。

《象传》中的“山下有风,蛊”,以及《说卦》中的“艮为山,为果菰”,为我们提供了深入解读这一卦象的线索。“实”在此处代表果实,“材”代表木材,二者共同构成了占说的核心“实落材亡”。这种解读揭示了事物发展的两个阶段:首先是果实的成熟和掉落,然后是木材的利用。这种象征意味着在经历挫折和失败之后,将会有新的机会和成功。

有些人认为这里所用的卦辞来自《连山》和《归藏》。这两部易书可能是比《周易》更早的八卦筮书,但已经失传,无从考证。也有人认为这是杂占,可能是卜人并不精通所有的《易》占,只能根据所见进行杂占。卜和筮本质上是相通的,春秋之际的卜人精研《易》占并不会受到干涉。在《左传》中,就有卜楚丘、卜徒父和卜偃等人以筮占著称。如果我们认定卜人不通《易》占,那么他们的预测和判断就很难被接受。我认为卜人使用杂占的看法可能源于两个原因:一是对《连山》和《归藏》的肯定态度,但认为这三种《易》之间的《象》、《系》有所不同;二是不能确定孔子之前已有《象传》《说卦》。

在《成公十六年》中,也有类似的筮例。虽然这个卦辞也为《周易》所无,但因为未涉及坤、震之类的占说,所以没有被质疑为杂占。其实不论卜徒父用的是什么来作占,他都至少参考了一种与《周易》的《象传》《说卦》内容相似的筮书。这使我们不禁思考,《说卦》内容的出现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要早得多。与其认为它是后世精明者的窜入,不如接受它古老而真实的存在。

三易之说充满了深厚的哲理和丰富的象征意义。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规律,也展示了人类智慧的深度。通过对这些古老文献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人的智慧和思维方式,也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易经的哲学思想。

Copyright@2015-2025 www.mhkrcw.com 买房风水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