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礼既纳币有吉日 婚礼阴历2023吉日
西周婚姻礼仪之六礼简述
婚姻关系的缔结,离不开古代的六礼程序: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
纳采:这是六礼之首,男家需向女家提亲。当女家答应议婚后,男家需备上大雁和其他礼物前去求婚。
问名:紧接着,男家会派出媒人去询问女方的姓名及出生年月日,以便进行后续的八字合算。
纳吉:在男家卜得吉兆后,会通知女家并决定缔结婚姻。这也是男方对女方的一个承诺。
纳徵:意为男方给女方的聘礼,宣告两人订婚。这也是男方表达诚意的一种方式。
请期:男方选定吉日作为婚期,并征求女家的同意。这是决定婚礼日期的重要一环。
亲迎:新郎会亲自前往女家迎娶新娘,完成婚礼的最后一道程序。
小结:西周时期的六礼包括了提亲、问名、合八字、选吉日以及迎亲等程序。这些礼仪过程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婚姻的尊重和重视,也体现了对新人美好未来的祝愿。至今,许多地方仍保留着这些传统礼仪。
五礼中的婚嫁礼仪解读
五礼中的婚嫁礼仪主要集中在纳采、问名、纳吉和亲迎四个环节。
纳采纳采:即男方请媒人向女方提亲,相当于后世的提亲、说媒。在古代包办婚姻的背景下,男方家长通过媒人向女方家长表达联姻的意愿。
问名:在得到女方的答应后,男方会询问女方的姓名、年龄、生辰等详细信息,以进行八字合算,相当于“请八字”。
纳吉:在合算结果良好的情况下,男方会将好消息通知女方,并送上礼物表示订婚的意愿。此时也会行奠雁礼。
纳征:也叫纳成、纳币,是宣告订婚的环节,男方会送上较为丰厚的聘礼。
请期与亲迎:请期是选择结婚吉日的过程,需要征求女方的同意;而亲迎则是婚礼的最后一道程序,新郎亲自迎娶新娘,完成婚姻的缔结。
北魏时期的娶妻礼俗特色
北魏时期的娶妻礼仪继承了前代的传统六礼,但也具有其独特之处。除了常规的六礼环节外,北魏时期还出现了媵的制度。媵是随嫁的女子,地位较为尊贵,不同于妾。《说文》中提到女子出嫁称为“归”,体现了古代女子在出嫁后视夫家为家的观念。“娶”字体现了男子娶妻的主动性,而媒人在婚姻中的角色也非常重要。在六礼中,纳征和亲迎尤为关键。
古代的婚姻礼仪不仅体现了对婚姻的尊重和祝福,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