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象怎么看吉凶 四象正版图
众所周知,中国早在原始社会就孕育出了博大精深的天文学,并设有专门负责天文历法的官员。作为世界上最早探索天文学的国家之一,中国的天文学在古代自然科学领域中独树一帜。其中,七政四余与三垣四象是古代中国天文学的重要基石。
七政四余构成了古代天文学的核心基础。七政,即太阳星、月球、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这七颗星的运行规律被古人仔细观察并应用于占星术中。四余则指的是罗绮、紫莲、月波和计都,它们被视为五行星的余气,即在天体运动后,五行星在星空中留下的余光。在古代,人们常常根据七政四余来预测人的命运和吉凶。
三垣四象则是古人划分星宫的基础。三垣指的是位于北天极附近的紫微垣、天市垣、太微垣三个区域。而四象则是指古代观星的四个方向,即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东方为青龙,西方为白虎,南方为朱雀,北方为玄武。这些形象与星宿相联系,产生了丰富的天文文化。
四象一词最早源于易学,与易经中的概念有所不同。在观察星象时,古人选择了黄道赤道附近的28颗星宿作为坐标,将东南西北各有七宿联系起来,形成四种动物形象。这四种动物形象被称为四象或四灵。在风水学中,四象被运用到地形上,以比喻地形并预测吉凶祸福。
四象对民俗有着深远的影响。例如,在北京中山公园的国家坛里,土壤的颜色的选择就是根据四象来决定的。东方是青龙,土壤颜色为蓝色;西方是白虎,土壤颜色为白色;南方是朱雀,土壤颜色为红色;北方是玄武,土壤颜色为黑色。中间的土壤颜色是黄色,象征着人。这些土壤是明清时期四方府县特意运来的,代表着四方朝贡、世界和平的象征。
古代的天文学不仅仅是简单的观测星象,而是融合了哲学、文化、历史等多种元素。七政四余和三垣四象的广泛应用,体现了古代中国人对自然、宇宙和命运的深刻理解与探索。这种传统知识至今仍在我们的生活中留下深远的影响。
在易学理论中,“八卦定吉凶”不同于“五行定吉凶”,这也是易学和数术两种方法的区别所在。“易有四象”,通过四象来判断吉凶祸福。《周易》中并没有明确解释何为“四象”。尽管如此,古代天文学的智慧仍然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传承。阴宅四象的吉凶解读
《系辞》中阐述:“坤、乾、变、交流、形象、器物、制而用之法、出入以及民咸之神,皆蕴含深远的道理。”在这里,“四象”的“合辟往来”被揭示,而判断“吉凶悔吝”的四大纲要也被明确点出,如何“利用出入”以趋吉避凶的方法也一并告知。
在八卦之中,乾坎艮震表现为阳,其主导上升,唯独坎则主降;而浔离坤则表现为阴,阴主降,但也有独立上升的情况。当两卦相重,便形成了“合辟往来”的四象,从而显现出“吉凶悔吝”的征兆。
对于“合人”,表现为上卦下卦共同上升,心意相合,如同泰然处之。
而“辟者”则是上卦上升而下卦静止,心生离意,如同是否定之状。
至于“往者”,则是上卦下卦都上升,向外引导,如同乾卦的特质。
“来者”则是上卦下卦都呈下降之势,向内引导,如同坤卦的特征。
在阴宅的布局中,“坤主降为来”,因此“合”与“来”同类,均属阴。这就是所谓的“家庭称之坤”。
同样,“乾主升为往”,因此“辟”与“往”同类,也都属于阳的范围,故有“辟户谓之乾”的说法。
这阴宅四象的解读,揭示了自然界与人文社会的和谐关系,也为我们提供了趋吉避凶的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