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灵签七十七签解签详解
(一篇名为“窦禹钧折桂”的故事)
崔巍崔巍又崔巍,山高路险心却夷。身似菩提心如镜,长安春回福自来。
圣意】诉讼与疾病,险境终将平。名利双全至,婚姻终必成。行人归至,福气自增。“连”字作“”,更强调过程的曲折与结果的圆满。
东坡解】路途虽崎岖,心境却平和。化凶险为吉祥,终得无忧虑。应坚守正道,切莫迷失方向。道路坦荡,何愁无福?
碧仙注:经历多次曲折后,机会终将重逢。心地无愧,何惧世事?谋划周全,终能成功。
解曰】此签寓意重重险阻,但内心保持平静,事情先难后易。婚姻长久方成,病后安泰。诉讼初凶终吉,财物可缓求。万物春后,诸事转吉。
释义】唐代宣宗时,有则琼荒酒被邪魔投入深崖中。家人不知其所处,向神祈祷,有神谕指引“履险如夷”。占名利者,主三数之巧。春夏颇有利,至秋更盛。人心平正,则吉福自来。
故事中的窦禹钧,五代燕山人氏,因行善积德改变了命运。他建立了书院,藏书数千册,礼聘名师教授清寒之士。他的善行让他得到了五位显扬的儿子,就像他折下的五枝名贵的丹桂一般。窦禹钧享年八十有二,因善行而无病终逝。
窦禹钧,一位仁慈的善人,知道了一件令人痛心的事后,不但没有生气,反而对失去父爱的孩子深感怜惜。他不仅烧毁了她的卖身债券,还精心抚养教育她,直到她成年,为她置办嫁妆,嫁入好人家。他对亲族中的贫困家庭更是常常伸出援手,出钱帮助安葬逝者,资助嫁女。
尽管窦先生全家生活节俭,家人从不穿戴金银首饰,衣着朴素,但他们把所有的节省都用于做善事。窦禹钧创办了书院,购买数千卷书籍,聘请优秀的老师,接纳贫穷的子弟,为他们提供吃穿、学习的机会。许多人因此得以安身立业,社会也因此培植了许多正气。
不久,窦先生的家中接连迎来了五个聪明可爱的儿子,他们相貌端正,才华横溢。窦禹钧在梦中得到祖父的告知:他多年来行善,积累了巨大功德,寿命将增加三十六年,五个儿子也将显贵。他应继续行善,不可懈怠。
后来,他的五个儿子都取得了高官厚职:长子窦仪成为尚书,二儿子窦俨担任礼部侍郎,三儿子窦侃任左补阙,四儿子窦称成为右谏议大夫,小儿子窦僖更是官至起居郎。八位孙子也都继续显贵。窦先生享年八十二岁,临终时无病无痛,安详离世。
再来讲一个关于公冶长的故事。公冶长是一位能解鸟语的奇人。有一天,他家中无米下锅时,一只鸟飞来告诉他:“公冶长,南山有虎拖羊,你食肉,我食肠。”公冶长按照鸟的指引去了南山,果然发现了一只羊。他赶走了老虎,留下羊肠给鸟吃,自己带羊肉回家。但有人眼红,诬告公冶长偷羊。尽管他被关进监狱,但最终证明了他的清白。那只鸟还设法救了他。
灵签第七十七签解签中提到公冶长的故事:公冶长虽然因解鸟语而遭遇困境,但最终得以脱险。此签意味着失运时不要妄动,寻找失物也难有结果。自身要防备口舌之争,出行、谋事、财运都不如意。事业、婚姻都可能出现问题。家宅运低,要多行善积福。病情会得到医治。虽然有小惊无险的情况,但轻信人言容易惹祸上身。流年不利,事业宜守旧,不宜急功近利。自身要注意防范小官非,家庭要互相体谅。移民外国可能处境更糟。清者自清,不必过多吹嘘自己。健康方面要注意口腔卫生。友谊需要行动来证明。
伯州牛上下其手之时,要探究事物的根源,明辨是非进退。切莫轻信旁人之言,妄构讼端可能导致凶祸。凡事宜止不宜进,宜解不宜结,宜静不宜躁。这些都是人生的重要教训和智慧。解读签文:
深根固蒂的树木方能屹立不倒,流水潺潺亦有其源头,方能永续不断。此乃天地万物之常理,万事皆有其因果,需自行探求。修身养性,去恶从善,则可趋吉避凶,仁爱之心,可得长寿之道。不可轻信传闻,他人之耳语虽似乎有理,但实则多为巧言令色。若因此卷入诉讼之争,厄运即至。切记,闭塞传闻,不听小道消息,修身行善,方可固本安身。
东坡先生解读:
恶行积累则为祸之始,应当探求其根源,积极向善,以求平安无病。应持谨慎之心,不轻易相信他人之言,若有偏颇,则祸患立刻降临。
碧仙注解:
言语是祸福之门,人言虽多,但真实者少。若在公庭之中,更需慎言。只有谨慎守护自己的言行,福气才会随身而至。
综上,此签文告诫人们修身养性、去恶从善、探求根源、谨慎言行,方可避免祸患,迎来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