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离卦来知德周易集注全易经奥秘
离,乃光明之象征,蕴含美丽与亮丽之意。在八卦之中,离卦象征火之元素,火无常形态,却能照亮万物之幽暗。邵子曾言,火通过薪柴得以传承,照亮我们的世界。在《序卦》中,“坎者陷也”,陷落之中必有依附之物,故接着便是离卦。火的本质中空而暗藏,水的本质则实而明亮,此乃阴阳交替之自然之理,离卦亦象征着明亮与美丽。
离卦之辞曰:“利贞亨,畜牝牛,吉。”处于恰当之位时,事物将顺利并充满喜悦。牝牛乃顺从之象征,饲养牝牛即培养自身之顺德。在中道中养顺德,可消除焦躁,被视为吉祥之兆。
《彖传》阐释离卦之意:“离,丽也。”日月依附于天空,百谷草木依附于土地,重明依附于正义,从而化成天下。柔丽中正,故亨通,故饲养牝牛为吉祥。《彖传》进一步解读卦辞,离卦依附于物,故有气有形。上下皆丽乎正,则能化成天下,形成文明之习俗。唯柔和中正,才能利贞亨通,唯饲养牝牛,养其柔顺中正之德,才能吉祥。
在人事变迁的洪流中,每日都是新的开始,永不停歇地向前发展。那些照亮四方的光辉,犹如普照大地的阳光。从道德层面评价,领导者为圣人;从社会地位看,他们为王者。其明智不仅体现在内心的明亮,更在于对外界事物的应对和处理,无论大小事务,都能明察秋毫。他们洞悉事理,了解民情,洞察天下正义与邪恶,光芒自然照耀四方。
初九阶段,如行走在错综复杂的道路上,需保持警惕,避免犯错。“履错然”象征行走时的混乱和困难,“敬之”告诫我们要以谦恭的态度面对挑战。内心刚明交织,可能伴有浮躁和过度思考,但只要心存敬畏,保持内心平静,就能避免犯错。
六二阶段,象征离火之卦,预示大吉大利。黄色为坤的象征,代表柔和中正,无论面对何种情况,都能做出恰当决策。离卦在八卦中的位置正是二爻,预示大吉。六二阶段的柔和中正,使占者得到大吉的预兆。《象》之阐释亦强调黄离元吉乃得中道之境。得中道者,行事恰到好处,故得元吉之美誉。
九三之境,若日已西斜,光芒渐敛。此时若鼓缶而歌可避免如耄耋之人的嗟叹所蕴含的凶兆。《象》对此进行了解释:以震为鼓象征鼓声隆隆;离卦之象如大腹之中空虚;中爻呈现兑口之状象征歌声与叹息。鼓缶而歌乃乐其常道的一种表现。人生至八旬喜则歌忧则嗟叹是常态而嗟乃歌的反面情绪。《象》再言日昃之离岂能长久?告诫占卜者不应对人生盛衰起伏感到戚戚不安而应安于日常之分。
九四之境突如其来如烈焰焚烧如死亡降临如弃绝一切。《象》所揭示的境地与人的命运紧密相连。火焰猛然蹿升象征着突如其来的变故揭示了某种危机中的困境。六五之际出现了另一种景象:泪水如沱涌出伴随悲伤的叹息却带来了吉祥之兆。《象》对此的解释是二五两爻皆以柔丽之质处于刚强之中二中正而五不正故占者应当警惕与自省。
整篇文章风格古雅语言生动丰富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易经中的哲理让人感受到易经的深邃与智慧。《象传》中有言:“六五之吉,因远离王公而显现祥和。”其中,“离”并非简单的离开,而是依附、接近之意。这里的“音丽”代表着美好和谐,而王与公则分别指五行中的木和上九之位。这种依附关系,象征着阴阳相互资助,展现出吉祥如意的景象。并未提及四时,因为上九之位超越四季,统领全局,治理国家。
进一步解读《象传》中的上九之象:“王者出征,必将凯旋而归,斩首获俘,无有失误。”这里的王依然代表五行中的木,而离则象征日,代表王者的光辉形象。当王者动用上九之象出征时,五行中的木依附于上九,展现出威武之势。所谓的“嘉”,如同王者三次受赐命般的荣耀。而“折首获匪其丑”,则指在战争中斩首敌方首领,获得大胜的喜事。离卦也象征戈兵,其变动如同戈兵震动,展现出出征的壮丽景象。
对于上九的解读并非一味的赞美。若无分辨地斩杀,犹如火焰燃烧整个森林,岂能称之为佳?折首,指的是斩首敌方首领;获匪其丑,则是捕获的并非无足轻重的小角色。在这个卦象中,干为首,象征阳性,丑象征阴性。本卦阳多阴少,展现出折首的景象,无众多小丑搅局,这也是胜利的象征。勇者的决断和仁者的胸怀,也是无咎之处。
再次引用《象传》的解释:“王者出征,是为了整顿国家。”王者出征不仅仅是为了战争胜利,更是为了整顿国家,这一解释与之前的分析相呼应。
《象传》中关于上九的解读,语言生动、文体丰富、风格独特,将古老的智慧以新的方式呈现。它描绘了王者出征的壮丽景象,赞美了勇者和仁心的价值,同时也强调了阴阳相互资助的重要性,为我们揭示了古老的智慧与深邃的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