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虎山算命
茅山道术是道教最为神秘且令人敬仰的一派,其独特之处在于以“驱”为核心,“降”为辅助,借助符咒的力量,激发人体潜能,驱散、降服或封印妖魔。尽管许多茅山术的传人并非道士身份,但他们通晓道术,真正掌握茅山术的人必须精通自家法门,同时还得理解宿土、麻衣的理论以及全真的修身。这一道术体系是道教诸派中极为一体的一部分,修炼它的艰辛不亚于佛教祖师释迦牟尼的修行。
茅山道术的神秘与尊崇,源自其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实际操作中的高超技艺。它并非坊间江湖术士所称的“十载寒窗、刻苦修炼”就能“无师自通”的。真正的茅山道术博大精深,需要真正的传承与修炼。
龙虎山是道教正一派的祖庭,位于江西省鹰潭市西南的贵溪县境内。东汉中叶,正一道创始人张陵曾在此炼丹,传说龙虎现,山因而得名。正一派是中国道教后期两大派之一,是在天师道、龙虎宗长期发展的基础上,以龙虎宗为中心,集合各符道派组成的一个符大派。其形成标志是元成宗大德八年(1304)敕封张陵第三十八代孙张与材为“正一教主”。
茅山道士则源于道教的茅山宗一派。茅山宗是以茅山为祖庭形成的道教派别,实际上是由陶弘景开创的。这一派别宗承上清派,并在茅山得到了广泛的发展。茅山宗的弟子便被称为茅山道士。他们不仅精通道术,更重视修行与实践,是道教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茅山道术还是龙虎山的正一派,都是中国道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与文化内涵,值得我们去深入了解与尊重。黎宜铭是一位修炼入定魂游大法的道长,他的师父是道教南宗白王蟾宗师,师从香港的汤汉中道人,深得雷火符法的真谛。他曾移居加拿大静修并传法,六年后回到香港继续传播道教文化。他的经历与江西省鹰潭市龙虎山嗣汉天师府的狐仙守护神有着一段动人的仙缘。
在一个静谧的夜晚,黎宜铭法师正在熟睡,突然醒来后再也无法入眠。他修炼入定魂游大法,进入了一种神秘的境界。在这个境界中,他看见了一只被白布包裹的小小白狐掉入台下,心生怜悯。他伸出温暖的双手,将白狐从台下救出,解开白布,小白狐化作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双眼凝视着他,仿佛见到了久别重逢的亲人。黎宜铭法师心生感动,决定收这个小白狐仙为契女儿。
当他准备离开时,小女孩拉着他的衣服,似乎还有所求。黎宜铭疑惑千年修行的小白狐是否在寻找师父。于是,他决定收小女孩为徒,并赐她师父的身份。这时,小女孩高兴地称呼黎宜铭为师父,化作缕缕金光飘去。
回到香港后,黎宜铭在区的东华三院签品哲理中心上班。一位熟客华女向他询问前程时,黎宜铭讲述了这个神秘的收徒经历。华女告诉他,狐仙是他们天师府的护法大神仙,这让他惊讶不已。通过上网查询,他了解到更多关于狐仙的传说和他在狐仙法派中的地位。
狐仙法派是中国道教净明派的闾山狐仙宗坛,属于符咒语和金丹大道的法门。黎宜铭被尊为狐仙法派的掌门,法名黎鼎硕,绰号白狐老人。狐仙法派的创立日期是己丑年,地址是香港区东华三院签品哲理中心149号。
黎宜铭对着契女说道:“我欲当你的师父。”话语一落,小白仙欢快跃起,对着黎宜铭欢呼“师父”,然后飘回地面,恭敬地拜他为师,化作金光消散在空中。之后,黎师傅回到了香港区的东华三院签品哲理中心开始工作。不久,一个常客华女来到黎师傅的小店,她来自上。华女询问前程时,黎师傅谈起了自己收徒的奇遇,并提到自己对狐仙的疑惑。他疑惑为何自己虽不收狐仙为徒,却接受了白狐作为契女和徒弟。华女听后,目光落在黎师傅背后的受证书上,证书来自江西省鹰潭市龙虎山的嗣汉天师府。她指出,狐仙是你们天师府的护法大神仙。黎师傅对此感到不解,他多次前往天师府,却从未听说有关狐仙的记载。华女劝黎师傅先上网查询相关资料。
打开电脑,华女迅速搜索狐仙的传说,向黎师傅展示。她解释黄狐仙是黎师傅的祖师爷,白狐仙则是黄狐仙的亲女儿。据传说,第三十代张天师曾收黄狐入道修炼,到四十三代天师时,狐仙已修成正果。至四十四代张天师,更是为狐仙塑像供奉于嗣汉天师府内的狐仙堂。白狐仙从未跪拜过师父。华女认为黎宜铭与白狐结缘,既是缘分也是宿命。
而在公历2009年,黎宜铭得到师姐狐仙的授权,创立了道教闾山狐仙法派,从此致力于弘扬狐仙道脉。他的故事充满神秘与传奇色彩,展现了一个人与仙的深厚缘分,也揭示了道教文化的深厚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