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卦周易集萃唐李鼎祚古本
《序卦传》阐述了物质积聚到一定程度后礼仪的兴起,其中提到履卦作为这一过程的承接。崔氏解释为,“履”即代表礼仪的“礼”。当物质积累到一定程度却无法通达时,君子会以文德教化,再用礼仪引导,即所谓“物畜然后有礼”。
卦象中的“履兑下干上”,描绘了一个人行走在虎尾之上的情景,但这只虎并不会伤害人,呈现出一种亨通的状态。虞翻对此的解释是,这是指变讼初为兑,代表喜悦,与谦卦相通。坤柔履乾刚,如同以柔克刚。谦卦象征虎,艮为尾。乾为人,乾兑相乘,所以仿佛人行走在虎尾之上。因兑悦而应虎口,故虎不咬人。刚爻处于适当位置,因此亨通。一些解读误将兑理解为虎或干履兑的意思,实际上兑代表刚卤之物,并非柔和。
《彖传》提到履卦是以柔履刚,虞翻解释是坤柔而乾刚,谦卦的坤借助乾的力量,实现以柔履刚。荀爽则解释六三爻动而变成二爻,二五爻无应合之象,因此以乾履兑而亨通,六三爻动而非和正爻相应,利于坚守正道。
《九家易》中提及虎尾暗指某种神秘力量,书中以说道履五揭示其运作原理。这种力量顺应天意,和谐共存,不会伤人。它深谙顺应之道,遵循五行之理,即便身处险境也能避免被伤害。在太平盛世,虎尚不会食人,这种和谐状态被称为五德归一。刚强者处于中正之位,履行帝王之责也不会犯错,这种境界光明磊落。虞翻解释刚强者身处五行之中心位置,以谦卑震动为帝象。
《象》中提到“上天下泽,即是履”,君子应辩上下,定民志。虞翻解读为君子即天行健,天在上,泽在下,坤为民,坎为志。在谦卑之时,坤象在乾之上,转化为履道,因此君子能辩上下之分,稳定民心。《象》中还描述了初九之阶、深陷困境中的人、六三的境况、武人的特点等情境,并对其进行了解读。
深陷困境中的人如同在坎狱中幽囚的斗士,坚守正义并展现出坚定的喜悦,被赋予了贞吉的赞誉。《象》告诉我们这种贞吉境遇源于他们内心的坚定与自我修养。虞翻对此有深刻解读:他们即便身陷幽深的讼狱之中也能分辨是非,因此不会自我扰乱。六三的境况如同眇目之人尝试视物、跛足之人尝试行走,虽然试图正常视物、行走,但终究因为身体的缺陷而有所不足。他们如同踩在虎尾之上,因位置不当而人凶。武人在大君的领导下展现出坚定的决心与刚毅的志向。侯果对此有独到理解:六三虽然能视、能履,但终究因为身体的缺陷而有所不足。至于人之凶的根本原因还是位置不当。身处困境的他们如同踩在了危险的边缘。武人刚健、志存高远,以阴居阳是武者的典范。九四之际他们行事谨慎、心怀恐惧;九五之时如同决断的勇者;上九审视行动思考吉祥征兆。《象》对以上情境都有相应的解读和描述。解读《易经》中的“象”,我们可以了解到一种深沉的智慧和追求吉祥的精神。他们善于在日常的行为中积累善行,将每一个行动都视为对未来的一种考验和期盼,他们相信通过不断地努力和积累,最终会迎来吉祥的征兆。就如同一个人经历了三次位置的变迁,每一次都是一次磨砺和成长,最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他们的旋转起点大吉,意味着每一次的转变都是向着更加光明的未来出发。易经也向我们解读了这一时刻的重要性,它是充满喜悦和希望的象征,是一个值得庆祝和祝福的时刻。站在高处,元吉的寓意犹如明灯照亮前行的道路,引领我们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卢氏的解读更是深入人心,他告诉我们王者在礼仪的引导下登高,不仅代表着自身的荣耀和庆祝,更寓意着带给天下万民的喜悦和祝福。这种喜悦并非仅限于统治者,而是普及到每一个民众的心中,让整个世界都沉浸在喜庆的氛围之中。这是一种繁荣和和谐的象征,预示着未来的日子将会更加美好和充满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