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能量学真的存在吗,是骗局吗?
有些人认为数字能量学是一门人文科学,而另一些人则认为它是哲学的分支或逻辑学的一部分。但无可争议的是,数字能量学与自然科学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一些科学主义者却对命理或数字研究者持批评态度,认为他们是迷信的、不科学的。
究竟什么是科学?什么是迷信?科学是指那些可以重复的事物,它们可以通过实验和测试不断验证。如果某个事物只能由特定的人实验,而不能被其他人重复,那么它就不具备科学的重复性。
那么,数字能量学能否成为科学研究的对象呢?数字遵循一定的规则和推演方式,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学习和经验方法来推算。数字能量学完全可以作为科学研究的对象之一。
如果未经审慎探讨与研究,就盲目地将数字能量学归为迷信,这种态度是不求甚解的。宇宙中存在许多连科学家都无法解释的问题,如天体的运行、人类的起源等。同样,一些现象不能因为未经科学证实就被忽视或斥为迷信。
例如,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至今仍是个谜,难道这也是迷信吗?重点不在于现象本身,而在于其推论的方法是否准确、实验是否可靠。
一些人将数字能量学称为算命学,但实际上,更恰当的称呼应该是五术学。五术包含五种学问、技法和工作,它们虽然各具特色,但却是相互关联的。
五术中的命、卜、相、医、山各自具有不同的含义和特质。首先是对人的理解,其次是事体的预测与处置,接着是通过观察物体引发的命运趋势的掌控,然后是人类肉体的健康与疾病治疗,最后是人类幸福的源泉和最高境界的修炼。
数字能量学作为一门学问,应该受到深入的研究和理解,而不是简单地归为迷信或不科学。它涉及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对人的理解到事体的预测、物体的观察、健康治疗以及人类幸福的追求。数字能量并非诈骗的伪装,但当下盛行的数字能量学却沦为了骗局。对此,我们必须明确周易的观点:数字确实蕴含能量,但绝非单一对应一种能量。现行的数字能量学,人为地将每个数字限定为一种特定的能量,这显然违背了易学的精髓。
想象一下,那些诸如延年、生气、天医等易学概念,原本抽象且深奥,却在数字能量学中被强行绑定到具体的数字上,这种强行关联无疑让人怀疑其真实性。离开个体命运去空谈数字能量,无异于缘木求鱼。每个人的独特性决定了数字对他们的影响各不相同,而现行的数字能量学却试图用一套千篇一律的定义来概括,这显然与中国的易学命运学相悖。
这所谓的数字能量学,其内容简单到连小学生都能轻易掌握,简直是对易学博大精深的侮辱。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它胡乱攀附关系,将遥远的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牵扯进来,称其为数字能量学的鼻祖,这简直让人啼笑皆非。毕达哥拉斯若在世,恐怕也会对此感到莫名其妙。
数字能量学所谓的创始人,实为一位70后的马来华人,这代表的是马来文化在国外的一种推广,主要目的是创造收入,与学术无关。它标榜的中西结合,实则都是西方文化的影响,中华周易被牵扯进来,只是为了更好地开拓中国市场。而其在理论阐述中全程使用阿拉伯数字,却声称这是中西结合的数字能量,这不禁让人质疑:中国的汉字没有能量吗?为何不用汉字来表示?
数字确实蕴含能量,但这种能量并非简单肤浅所能涵盖,它更像是一种神秘的魔咒。我们需要谨慎对待,不要轻易被那些伪科学所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