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信的是大乘佛教吗

风水知识 2025-03-22 12:48风水学入门知识www.mhkrcw.com

泰国的宗教与中国的宗教,尤其是佛教,有着深厚的联系与区别。

泰国信仰南传佛教,属于小乘佛教,而中国的佛教则属于北传佛教,主要属于大乘佛教。小乘佛教视释迦牟尼佛为教主,重视自我解脱,追求个人涅的境界。大乘佛教则更强调度化众生,认为所有生命都应该得到解脱。大乘佛教中有诸佛菩萨“乘愿再来”的思想,宣传大慈大悲,普渡众生,致力于建立佛国净土。这是两者在理念上的主要差异。

泰国的佛教与中国的佛教被俗称为“假小乘”和“假大乘”,但这样的称呼并不能完全涵盖两者之间的丰富差异。实际上,泰国是小乘佛教的中心,而中国则是大乘佛教的中心。小乘佛教追求的极致目标是阿罗汉果位,而大乘佛教追求的则是成佛的极致目标。大乘佛教的普渡众生思想是其与小乘佛教最显著的区别。

泰国信仰南传佛教,而南传佛教中只有弥勒菩萨。与此不同,汉传佛教(中国)中有大量的菩萨,其中四大菩萨最为人们所熟知。

泰国人信仰佛教的原因在于佛教在印度被消灭后流传到东南亚的是原始佛教,即小乘佛教。泰国男子在成年后通常要出家三个月,这是一种对信仰的尊重和遵守。在泰国,佛教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大多数泰国人信奉小乘佛教,佛教徒占全国人口的九成以上。自13世纪起,佛教就在泰国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各个王朝都极力扶持佛教,佛教与泰国皇室有着紧密的联系。现代的泰国国王是拉玛九世,他积极推动佛教的复兴和普及。

在11世纪的缅甸,阿努罗陀王朝如一颗新星崛起,其势力如波浪般扩散至暹罗北部和中部的广袤土地。阿努罗陀王笃信小乘佛教,并倾尽全力推动其传播,因此小乘佛教在暹罗,特别是在北部地区,一时之间风头无两。

到了13世纪中叶,泰族在速可台建立了独立的部族国家,他们的势力逐渐向南延伸,将南暹罗地区也纳入了他们的版图。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接纳了当地流行的大乘佛教。带有婆罗门教色彩的大乘佛教宗教仪式,也逐渐被泰国的小乘佛教信徒所接受。

在远方的锡兰,12世纪时曾进行佛教的第七次结集,这次结集整顿了僧团组织,严肃了戒律,使得上座部佛教在锡兰达到了鼎盛。北暹罗地区的一些部族国家得知后,都派遣比丘前往学习,并将具足戒仪式引入。速可台王朝建国初期,锡兰教派的势力已经扩展到了南暹罗地区,并在那坤室利塔玛罗陀建立了锡兰派传教中心。速可台王朝的第三代君主拉马康亨,更是迎奉锡兰僧团到都城弘扬教义,使得锡兰教派在泰国流行,而大乘佛教则退居次要地位。

此后,佛教在封建君主的庇护下,逐渐形成了僧王制度。佛教几乎成为了全民信仰,深深地渗透到了泰国人民的日常生活习俗之中。速可台王朝的第四位君主黎汰王,是一位的佛教徒,他一度出家为僧,开创了泰国国王必须在一定时期内出家为僧的先例。他于1361年迎请锡兰高僧,用上座部佛教统一了本国的宗教。

1767年大城王朝的阿瑜陀耶被缅甸攻陷,王宫和各寺院所珍藏的典籍及经像文物,都在战火中毁损。吞武里王朝建立后,国王郑昭下令收集佛教文献,整理保存,但不久郑昭被杀,这项工作便停滞不前。曼谷王朝建立后,拉玛一世继承郑昭未竟的事业,召集硕学比丘和皇家学者,对收集的三藏典籍进行整理编定,这是泰国佛教史上的第九次结集。拉玛四世统治时期,对佛教进行了改革,出现了严格遵守戒律的“正法派”和传统的“大众派”。这两派在教理上并无重大差异,主要在遵守戒律上有所不同。在拉玛五世朱拉隆功王在位时,提出了将全部三藏付印的计划,经过详细校订和比勘,于1893年出版。到了拉玛七世时期,重编泰文三藏,收录之前所缺的小部各经,最终于1928年全部出版。

如今,泰国九成以上的人口都是上座部佛教徒。这篇文章生动地描绘了佛教在泰国的发展历程,展现了一幅丰富多彩的宗教文化画卷。

Copyright@2015-2025 www.mhkrcw.com 买房风水网版板所有